百亿私募总裁辞任!控制权之争落幕,急砸亿元奖金稳军心!更有这个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1-12-09 09:04

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的股权之争,此前在市场上引发诸多关注。最新消息显示,在退出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之后,李硕辞任了鸣石总裁及市场部负责人的职务,袁宇继续担任鸣石投资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兼任总经理、市场部负责人。另外,公司旗下产品申购也恢复了。

在过去的1个多月时间里,鸣石投资聘请了律师,制定公司内部治理优化方案,推出人才稳定政策,与核心投研人员签订了为期3年的锁定合同,发放特别激励1亿元左右。

这家百亿私募的控股权之争算是正式落下帷幕,但是给私募基金行业的启发很深刻。基金君了解到,现在一些渠道在完善私募代销准入,要求加承诺函,更加关注私募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

李硕辞任鸣石投资总裁

12月8日有市场消息称,鸣石投资李硕已经辞任公司总裁及市场部负责人的职务。基金君就此联系了鸣石投资内部人士,他证实了这个消息。同时他也表示,现在公司旗下产品申购已经恢复了,“只要客户愿意买都是可以买的。”

同时,鸣石投资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创始人袁宇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兼任总经理、市场部负责人。当前公司整体运行平稳,公司投研团队稳定,策略研发迭代一切正常。

他还透露,研发团队在11月初做了新一轮策略迭代升级,并且明年投研团队将扩大至120人、自建超级计算机和新总部等原有计划也会照常实施。

鸣石投资给核心员工发激励近亿元 已跟监管积极沟通、提交相关材料

据了解,在股权之争发生后,鸣石投资聘请了律师事务所,优化公司相关制度与决策流程,还与核心投研人员签订了为期3年的锁定合同,发放特别激励近亿元。

基金君拿到的一份《上海鸣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内部治理优化方案落实情况和推行计划》显示,10月20日鸣石投资已经完成公司的股权变更和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变更。变更后,松盟投资将合计持有公司85%的股权;王洋持有10%的股权;周晟持有 5%的股权。袁宇作为松盟投资 72.5%股权的持有人,已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也已经从李硕变更为袁宇。袁宇任公司总经理,主持各项工作。

同时,鸣石投资还推出了人力资源稳定政策。公司决定通过有条件发放特殊津贴的方式来稳定运营核心人员、防止人才流失。本次特殊津贴发放总额为人民币1亿元,发放对象为策略组核心员工,其收取特殊津贴的条件为接受 3 年的任职锁定期。公司于近日与所有相关员工已签署完特殊津贴合同。

鸣石投资还在文件中表示,已经积极与监管进行沟通,提交了事件的情况说明及整改结果等支持性材料,监管对公司的积极配合和回应表示认可。公司目前运营、备案等日常工作一切正常。

另外,公司还进行了《合伙人委员会规则》、《公章使用制度》的更新,制定了内部治理优化方案的几个阶段。

鸣石合伙人控股权之争

鸣石投资是业内知名百亿量化私募,今年由于较好的业绩发展迅速。但是,就在今年10月13日上午,业内突传鸣石内部出现不和,公司创始人袁宇和总裁李硕就公司控制权产生纠纷,一张疑似出自袁宇之手的信件截图在网上传播,引起各方关注。

随后,鸣石投资官方微信回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由持股超50%的单一大股东李硕控制,股权结构稳定清晰,从未发生过变化,公司各项投资决策和管理制度健全。并宣布,暂停袁宇职务,10月14日起暂停产品申购。

但是13日深夜,该事件又迅速反转:一封有袁宇签名的《告全体员工书》和一份《股东代持协议》在网上流传,声称鸣石投资发布的说明为不实信息,袁宇才是鸣石的实际控制人。

等到10月15日凌晨,鸣石投资发布联合声明,称袁宇和李硕正进行协商,并已取得建设性成果,同时预告18日将向各方公布结果。

10月18日零点左右,鸣石投资发布声明称,2021年10月17日,袁宇和李硕经过全面充分友好协商,已妥善解决好前期分歧,公司股权明晰确定,并将立即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袁宇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策略研发工作;李硕继续担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市场工作。

基金君发现,目前鸣石投资微信公众号上的几份公告都已经被发布者删除了。

天眼查信息显示,鸣石投资在今年10月20日完成了股权变更,李硕退出了公司股东名单,同时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袁宇成为鸣石投资的法定代表人,由他控股的上海松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鸣石投资持股85%的大股东,穿透股权结构,袁宇为鸣石投资的实控人。

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鸣石投资今年已经备案的产品有91只,但是在10月11日以后,没有再备案新的产品。

渠道关注私募基金股权结构等问题

实际上,在鸣石投资内部发生控股权之争后,多家渠道都暂停了鸣石产品的募集。同时,一些渠道开始对合作的私募基金进行调研,了解其股权结构情况。

有私募人士表示,现在渠道在给私募代销产品时的准入,都要求加了一个承诺函,一是没有股权代持,二是遇到公司治理变化必须临开且不收赎回费。

“鸣石投资的事情,对私募基金行业影响挺大的,现在渠道给私募代销会更加谨慎,非常关注公司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情况。我们现在跑渠道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的已经合作的渠道要求补充材料,有的在谈产品时要求盖章签相关协议。”一位私募市场人士称。(林雪)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14份处分书!百亿级私募被罚
上海证券报 2023-09-17
积极信号!知名国际PE在华大动作 设立首只人民币基金 30亿!
证券时报网 2023-09-10
多家百亿私募股权变动 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中国基金报 2023-07-03
这一批新注册私募大有来头 首富、知名创投机构现身 更有多家国资控股型私募
财联社 2023-01-27
量化私募开启“抢人大战”
上海证券报 2022-09-18
50亿私募闹股权纠纷? 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2-09-10
公募量化总监“奔私” 还有QDII基金经理再创业
中国基金报 2022-02-15
公募量化总监“奔私”,还有知名浙商备案二级证券私募,QDII基金经理再创业
中国基金报 2022-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