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90后英锦赛冠军,继丁俊晖和颜丙涛之后,第三位获得斯诺克三大赛冠军的中国球员,第四位赢下排名赛冠军头衔的内地球手,第四位非英籍的英锦赛冠军球员,世界排名升至第9位,超越颜丙涛、周跃龙和丁俊晖,跃居中国球手之首......北京时间12月6日清晨在伦敦巴比肯中心进行的英锦赛决赛中10比5击败比利时球手布雷切尔后捧杯,让24岁的陕西小帅哥赵心童身上一下子多了很多头衔,同时他还收获了20万英镑奖金和积分,可谓数喜临门。
“这娃好滴很!”气质、球技、颜值都在线的赵心童当得起这样的夸奖。2021年一头一尾,颜丙涛和赵心童,分别夺得大师赛和英锦赛桂冠,为中国的斯诺克球迷带来了足够的惊喜。有球迷断言,未来中国斯诺克的世锦赛冠军,将会在赵心童和颜丙涛两人之间产生。
虽然过往赵心童还没有获得过排名赛冠军头衔,最好成绩仅是在2018年的斯诺克中国锦标赛上进入过四强,可他近年来参加排名赛的成绩一次好过一次,世界排名已经悄然来到了第26的位置。不及丁俊晖受关注,也不如颜丙涛显眼,却是一步步踏实前行。
而此次英锦赛,即是赵心童厚积薄发的一次才华展示。首轮他在“中国德比”中战胜袁思俊,二轮挑落泰国球王塔猜亚,继而6比5击败“75三杰”之一的“巫师”希金斯,第四轮再接再厉赢下老将彼得·莱恩斯,1/4决赛连胜6局淘汰利索夫斯基,半决赛6比1干掉霍金斯,一路过关斩将,决赛迎来了与自己同样状态奇佳、风头正劲的“比利时子弹头”卢卡·布雷切尔。
在这场决战中,赵心童先声夺人,一上来就打出了气势,单杆79分拿下首局震慑了对手。第一次局间休息时虽然两人战成2比2平,但赵心童赢下的是第1、3局,总是能先行一步,在心理上对布雷切尔进一步实施压制。随后就是大比分4比2、第一阶段结束后的5比3,布雷切尔这位“比利时小和尚”就再也没能接近过赵心童一步。最后一局(第15局),布雷切尔开球没有问题,但赵心童已经无可阻拦,贴库大角度远台直接空心打进,势如破竹,一杆99分收下比赛,也用胜利圆满结束了自己本次英锦赛征程。
赵心童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非常兴奋,“今晚我太高兴了,我的梦想成真了。我很自信,因为当我练习的时候,我认为我可以做到任何事,我一直想要成为冠军。这一刻是如此的美好,我会记住它的。这可能是我全新的开始,我可以更有信心地去赢得更多的冠军。我相信我能做到,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打进决赛就赢得了奖杯。”赵心童还抒发了万丈豪情:“我要回家好好睡一觉,也许明天会去唱卡拉OK……我会唱《我们是冠军(We Are The Champions)》!我会努力在明年成为世界冠军(世锦赛冠军)。”
世界斯诺克官网的文章这样评价了本场决赛:“赵心童的获胜方式凸显了他的潜力:他的单杆得分能力、高超的走位水平、纯粹的击球能力以及镇定冷静的气质,都是伟大冠军的特征。在这项运动最艰难的时代里,他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常胜将军还有待观察,但今晚的成功让这位左撇子球员有了重大突破的感觉。”
布雷切尔在输球后更是由衷感言:“他已经进入到了世界前十的行列,并且会永远呆在那里。”
赵心童的打球风格酷似罗尼·奥沙利文,因而也被昵称为“中国小火箭”,干脆利索,绝不拖泥带水,与斯诺克台坛一些世界名将比如过去的艾伯顿、傅家俊,现在的塞尔比,乃至颜丙涛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击球准确度极高,比赛观赏性强,出杆奇快,因而备受球迷们的喜爱。当然赵心童也有自己的弱点,打得快有时难免考虑不周,防守要弱于进攻,甚至他有时给人的感觉是不屑于去防守,以至于利索夫斯基说赵心童“从不做球”。于是有专业球迷给小赵的斯诺克技术和风格概括了一下:准度超一流,走位准一流,防守中上流。总之,就是没有一流的。虽然带有戏谑和开玩笑的成分,但同时也是在褒奖他的同时,点出了赵心童现在的问题和不足。
赵心童的进步和成绩,当然也被行家看在眼中,更是收到了不少世界级球员的夸赞,马克·艾伦也好,塞尔比也好,都曾对他送上过赞美之词,就连老球王史蒂夫·戴维斯都曾评价过赵心童的表现,“他是个出色的年轻人,一位很棒的新秀,他证明了自己属于这个舞台。”与戴维斯同时代、与赵心童一样的左撇子老前辈吉米·怀特还亲自辅导过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奥沙利文更是称赵心童为“斯诺克台坛的罗杰·费德勒”,这些话或许有客气的成分在内,但绝非夸张的吹捧,而是他们真实的感受。
不管怎么说,今日的赵心童,拿下了这个分量极重的三大赛赛事的冠军,并且排名进入TOP10、位居中国球员之首,他已奠定了自己世界顶级球手地位,虽不至直接领军中国斯诺克军团,但也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丁俊晖是中国球手成绩的天花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目前“中国一哥”的名号,确实小丁已无法再承受下去。
诚然,丁俊晖24岁时的成就要远超赵心童,可如果看未来,年轻了10岁的赵心童,或者00后的颜丙涛,却是中国球手中最有可能率先问鼎世锦赛冠军的球员。现在的斯诺克台坛,70后尚在征战,80后如日中天,但迟早会是90后和00后的天下。从赵心童和颜丙涛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斯诺克运动的希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