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以来,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解决了许多家长的接送难题,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但对于一些乡村学校而言,课后服务还可能存在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师资欠缺等问题。
乡村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如何?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开展了线上调查,共有4100多名网友参与。结果显示,近七成乡村学校的教师、家长表示,乡村学校需要课后服务,其中超四成表示非常需要。超六成乡村学校的教师、家长表示,学校的课后服务参与率在75%以上。
“乡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具有特殊性,不能一味复制城区学校的做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建议,乡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孩子是否参加,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不能“一窝蜂”;在课后服务时间上,要根据孩子回家路途的远近因人而异,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不能在课后服务时间上搞“一刀切”。
课后服务除了基础托管外,关键在于学生素质提升。如今,很多城区学校的课后服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那么,乡村学校的开展情况如何?调查显示,除了常规的作业辅导答疑外,近六成的乡村学校开设了素质拓展类课程,体育和艺术是开设最多的种类。
摔跤、花式篮球、古筝、书法……位于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麻田中心学校开设了19门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在校长朱志辉看来,山区孩子普遍缺乏自信,培养他们的艺体特长,就能给他们人生更多出彩的机会,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调查显示,在乡村学校开设的素质拓展类课程中,结合乡土资源开设的学校不足一半。“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不需要追求‘高大上’,而是应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将乡土文化、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作为乡土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中去。”汤勇表示。
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教师,将海南八音器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后服务,开发了“八音基础与审美修养”“八音技艺与创新精神”“八音表演与乡土文化”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
汤勇认为,可以把开展课后服务当作系统整理、挖掘乡土文化的重要契机,让孩子们在参与这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活动中留下乡音,记住乡愁,扎下乡根,传承和弘扬好乡村文化。
针对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目前最大的短板是师资短缺。在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短缺的背景下,如何充实课后服务师资力量?
汤勇认为,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民间艺术、民俗活动,如果学校教师难以胜任,完全可以从民间聘请乡贤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以及具有资质与特长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让更多主体参与到课后服务中。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新翠建议,乡村学校可引进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有关力量,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在引进社会机构时需明确准入标准,应该由政府出台指导意见或者机构白名单供学校选用,加强对课程质量的监管,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
本报记者 焦以璇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