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最有温度公证案例|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腾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2 13:40

为进一步坚定首都公证行业践行公证服务为民的初心,激发公证人员积极投身公证法律服务的热情,促进北京公证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11月28日,首都十大最有温度公证案例发布。其中,获奖案例《助力实现国家航天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据了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的“永远的东方红”永久性云展厅里,有一幅珍贵的展品——由“神舟七号”搭载的丝绸版中国地图,和这幅地图一起被永久收藏的,还有它的身份证明——公证书。而出具这份公证书的,是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原公证员熊凌。

开创先河

为确保航空搭载物的真实性,1994年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申请由当时的北京市公证处,即现在的北京市方圆公证处,为航天搭载物进行保全证据公证,开中国公证业务领域先河。

即便在国际航天领域,航天搭载物以第三方保全证据公证形式确认其真实性与唯一性的,也只有中国。

绝对权威

在公证行业,熊凌是航天搭载物保全证据公证的绝对权威。从新业务的第一人到绝对权威,她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1996年10月20日,中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十七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这是熊凌第一次在发射现场观看火箭升空。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一号被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精准送入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14圈,完成各项试验后,21日神舟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熊凌再一次来到发射和回收现场。

接力传承

2019年,熊凌正式从公证岗位退休。公证员王卫和潘静接替了她的工作,承担起航天搭载物保全证据公证的业务。

2020年,中国航天开启“超级2020”,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实施,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在疫情肆虐的特别时期,公证员王卫、潘静,或远赴大西北戈壁滩上的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基地,或战斗在内蒙古茫茫荒原上的主着陆地四王子旗,或飞抵四川西昌、海南文昌的中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的重要基地,或驻足在山西太原的中国卫星实验、应用卫星发射的重要基地,或忙碌在北京航天城,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次次腾飞,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一次次飞跃。

据了解,2020年以来,公证员王卫、潘静共参与我国航空搭载物保全公证14次,方圆公证处共出具公证书14600余份。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此时间节点前的半年时间内,公证员王卫和潘静先后8次辗转北京、文昌和酒泉等多地,对航天搭载物进行装舱和回收的保全证据公证,包括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12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搭载物品数万份,其中包括了两件特殊的搭载物——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党旗。

伟大精神

从1996年到2021年,25年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方圆公证处从已退休的公证员熊凌的探索创新,到资深公证人王卫和年轻公证人潘静的并肩作战,还有众多“方圆人”的协同助力,承办了数百次航天搭载物的保全证据公证,出具的公证书超过100万份,开创了我国在该领域保全公证的先河,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公证人的专业风采!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方圆公证人以不一样的身份、不寻常的接力、不一般的担当,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腾飞,用百万份公证书记录了中国航天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一种特殊的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航天精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晓玲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国公证服务再提速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28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国公证服务再提速
央视新闻 2024-08-28
七成公证事项可在10日内办结 南京提升公证服务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法治日报 2024-07-04
商业航天为中国航天事业带来更多机遇
光明日报 2024-06-17
拓展“一证一次办”推行一站式服务 河北公证便民暖心举措频出
法治日报 2024-06-09
河南省司法厅多措并举深化公证“放管服”服务
法治日报 2024-05-04
周末不打烊、当事人只跑一次,还能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首都公证行业多措并举减证便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北京市公证行业推出七项举措助力灾后重建
京司观澜 2023-08-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