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晤后的中美关系冷思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0 07:44

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视频会晤,就两国关系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坦诚、充分和深入沟通,取得预期成果。然而,美方誓言犹在,很快又发出一些不和谐声音,再次印证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美国外交的不确定性,并提醒人们应对中美关系保持理性和冷静思考。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是拜登执政10个月来双方首脑首次正式会晤,也是双方年内第三次通话,是中美关系50年总结与思考、回顾与展望关键节点的深度沟通,既关乎两国和两国人民核心利益,也关乎人类与世界的命运和发展,颇为引人注目。视频会晤达到双方战略对话与沟通的主要目的,也获得世界舆论普遍肯定,让担心中美关系失控的国际社会吃下了定心丸。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推称,会晤所涉内容广泛,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有利于增加双方相互了解。白宫声明称,双方讨论了朝鲜、阿富汗、伊朗、全球能源市场、贸易和竞争、气候、军事问题、新冠疫情和其他经常出现分歧的领域,并建立一些常识性的“护栏”。双方的官方概括证明,会晤对两国关系和世界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为中美关系良性健康发展提出了由“三点原则”“四项优先”和“空间新视野”构成的路线图,体现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定义、定性、定位和定向,以及对双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洞察和引领。“三点原则”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和合作共赢;“四个优先”是展现中美大国担当、引领国际合作,推进互利交往、注入更多正能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关系脱轨失控,加强协调合作、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空间新视野”是“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要坚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赢我输”。

尽管双方在会谈中围绕台湾问题、贸易争端等争议点和摩擦点坦陈各自原则立场,但是拜登强调的“四不”承诺也很明确,即不支持“台独”、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强化构建同盟遏制中国发展、不希望将中美竞争演变为冲突。应当说,“四不”表态回应了中方的战略关切,也算为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澄清。

几个月来,中美关系已缓慢持续回暖。从安克雷奇恢复战略对话到气候领域实质性合作,从解决孟晚舟案到放松中国记者签证,表明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严重下滑的双边关系基本止跌并缓缓回升。视频会晤前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等干将又频放缓和气球,屡抛橄榄枝,为会晤顺利举行预热和铺垫。

事实上,美国政治选举妖魔化中国的“红利”已经见底,不能继续自撞南墙。无论是为了重新确认世界“领导者”地位并掌控多边治理体系,还是为收拾深不见底的疫情和挽救十分惨淡的经济和民生,白宫都需要中国合作。适当调整对华政策已是不二选项,否则,无论2022年中期选举还是2024年总统选举,拜登及民主党人都将前景灰暗。

中美关系极端敏感复杂,美国内政外交交互和共振性强,导致美国对华政策脆弱而多变。视频会晤本身就是求同存异、各抒己见的立场碰撞和底牌亮相,也意味着对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速度、进度、程度必须保持审慎立场。

首先,拜登外交是美国两党政治混合体,是奥巴马主义和特朗普主义的复合继承与杂交发展,本质还是维护美国独大、美国优先和美国至上。过去几年,共和与民主两党竞相营造和放大的恐中、厌中和遏中主张,已在美国社会特别是精英阶层中占有相当分量,并非一党一府可以一朝一夕改弦更张。

其次,拜登政府风格多变,在很多问题上摇摆不定前后不一,充满两面性和自相矛盾,并已充分体现在处理美欧贸易、北约前途、中东问题、伊核协议、阿富汗危机以及最近的美法和美欧关系上。因此,对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的调整必须听言观行,不能盲目乐观。

令人遗憾的是,视频会晤余温尚存,美方承诺余音缭绕,拜登政府就迫不及待地给中美关系制造新障碍。17日,布林肯宣布将中俄等八国列为“宗教自由特别关切对象”;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纽伯格称,美国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为台湾提供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防卫支援,继续为“台独”势力打气张目……

中美关系在困难重重中复轨和缓进,是值得两国和世界庆幸的好事,任何点滴进展都值得肯定。同时,对拜登政府“合作、竞争和摩擦”的对华政策基调和特征,必须抱有足够警惕和清醒认识。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新华社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国际锐评: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中美关系才会真正好起来
央视新闻 2024-04-27
把舵中美关系大方向
光明日报 2023-11-25
谢锋: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是今年中美关系的高光时刻,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驻美国大使馆 2023-11-22
擘画中美关系的“旧金山愿景”
光明日报 2023-11-18
共同努力浇筑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
光明日报 2023-1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