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快递会传播新冠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4 16:28

近日,一位家住长沙芙蓉区的网友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因为在办公室帮老板拆了一个快递,健康码变成了黄色,并收到疾控中心的防疫提示,需居家隔离并完成两次核酸检测。

快递或物流会不会传播新冠?这是从新冠流行以来就一直被人们反复提起的问题。11月13日,有关方面专家再次予以回答。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快递传播新冠病毒(的条件),应该同时满足:第一,在收运快递的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第二,在收快递的时候,快递物品上面的新冠病毒还存活。第三,在接收快递时,受到新冠病毒的污染。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快递包装和物品上的新冠病毒还存活。这又取决于,新冠病毒在物体上的存活时间有多长。已有的研究给出的答案似乎有两种可能。一是病毒可能在物体上存活较短时间,二是某些病毒在物体上存活时间较长,但两者都不可能传播新冠肺炎。

2020年3月17日发表于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比较了新冠病毒和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在特定温度下存活于环境中多种物质上的时间。在温度为21-23摄氏度时,环境中有5种物质,分别为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塑料表面、不锈钢表面、铜表面和纸板表面,此外环境湿度为40%。

结果表明,在气溶胶中,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的存活时间相似,在3小时内有感染性。在其他4种环境物质中,新冠病毒存活度和感染性由高到低的是,塑料、不锈钢、纸板和铜。在塑料表面,新冠病毒72时内有活力(感染力)。在不锈钢表面,新冠病毒可以存活48小时,但是有感染力的病毒载量降低很明显。在纸板上,新冠病毒24小时后就没有感染力了。在铜表面,新冠病毒4小时后就检测不到感染力。

但是,这个研究只是表明在常温下(21-23摄氏度)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和感染力,并没有说明在低温下新冠病毒是否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活力,以及更具有传染性。由于冠状病毒的难以获得,也有研究人员用两种病毒胃肠炎病毒(TGEV)和小鼠肝炎病毒(MHV)来替代冠状病毒进行试验,得出了这两种病毒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在不锈钢表面的存活情况。

总体情况是,在4摄氏度和相对湿度20%的环境下,这两种病毒可存活28天,并且在相对湿度20%下失活程度最低。在所有湿度水平下,病毒灭活在20摄氏度时比在4摄氏度时更快,在40摄氏度时比在20摄氏度时灭活速度更快。并且,相对湿度越高,病毒失活越快。在相对湿度50%时,病毒失活最快。

前一项研究得出新冠病毒最长存活时间是在塑料上为72小时。因此,若被污染,快递包装或物品有塑料成分,快递到货在72小时内,存在传播新冠的可能性。

第二项研究是以其他病毒代替冠状病毒,而且还并非是代替新冠病毒,在不锈钢表面可存活28天。但是,快递包装不会有不锈钢,货品可能有不锈钢,而且这个研究不是以新冠病毒和冠状病毒为试验物,因此,28天的存活时间不足为凭。

综合这两项研究来看,即便快递包装上有活病毒,也只是在72小时之内,早就超过了一般快递的到货时间,而且病毒载量较小,因此很难有传染性。此前河北省晋州市浩汇商贸有限公司出现聚集性疫情,该公司主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童装,有16件快递包裹发往平乐县多个乡镇。平乐县接到通知后,立即开展对该批包裹的协查追踪工作。所有接触涉疫快递包裹的人员均已进行核酸检测和相应的健康监测,并无一人发现被传染。

对此,国内疾控中心专家评估,该批快递包裹非集中分发,且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的概率较低,接受涉疫快递包裹的人员感染风险较低,目前没有因为接触被污染的快递包裹而感染的报道。

事实表明,快递包裹很难传播新冠肺炎。3月1日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指出,新冠肺炎不经由食品或食品包装传播。根据现有的、可靠的科学信息,以及国际科学共识压倒性的证据,人们食用的食品和接触的食品包装极不可能传播新冠病毒。

FDA也特别强调,新冠病毒与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等食源性或胃肠道病毒不同,后者通常通过受污染的食物使人致病,但前者不是。尽管有极少数报道指出在食品和包装上检测到新冠病毒,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出该病毒的遗传学印记,而不是因病毒传播导致人类感染的证据。在理论上,人们通过触摸物体表面而沾上的新冠病毒颗粒数量非常之少,而经口吸入感染所需的病毒数量又要求非常高,因此触摸食品包装表面或食用食品而感染的机会是微乎其微。

其实,这个结论也通用于快递的所有包装或人们碰触其他被新冠病毒物污染的物体。不过,避免经由物体感染新冠病毒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提倡,如暂不收取高风险人群、发热病人交寄的快递,快递公司统一对快件消毒,接收快递时做好防护,戴口罩、手套,快递表面包装不带入室内,或消毒后带入室内,外理完包裹后洗手消毒等。

文/张田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为何强调“封管控区室外无需大范围消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2
防御新冠气溶胶传播,最有效的还是这一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5-18
接触被污染衣物会感染奥密克戎吗?专家解读!
国是直通车 2022-04-08
奥密克戎可“物传播”7天 收快递还安全吗?
南方日报 2022-04-01
奥密克戎可“物传播”7天 收快递还安全吗?
南方日报 2022-04-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