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将至,一则快递调价的消息引发市民关注:中通、圆通、极兔、韵达4家快递公司发布消息称,自10月8日起,在上海地区对低于实际运作成本的快递价格进行规范。
快递会涨价吗?“剁手族”们可以放心买买买吗?
相关快递企业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通知属实,不过通知中的“价格调整”,只针对价格低于成本的部分电商,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整体网购体验。业内人士称,快递企业单价的过度下降造成部分行业的恶性竞争,调价也是恢复行业正当竞争的一种体现。
中通快递“关于规范快递市场服务价格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十一前快递公司发布调价措施
国庆节前,中通快递、圆通速递、极兔速递、韵达快递4家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规范快递市场服务价格的通知》,表示将开展“规范快递市场服务价格的工作”。
中通快递的《通知》称,由于多年的市场竞争和人工成本、转运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部分电商用户的快件价格长期低于快递企业实际操作成本。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扰乱市场,而且严重影响了快递企业末端网点的经营稳定。
中通快递表示,随着旺季的到来和坚持提供可持续的优质服务初衷,决定自2021年10月8日起开展规范快递市场服务价格的工作,对低于实际运作成本的快递价格进行规范,具体服务价格将由服务网点告知。
记者从上述快递企业获悉,该《通知》的发布主体并非快递企业总部,而是“上海区域”,意味着此次调价聚焦上海。
“双十一”将至,这对消费者有无影响?
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细看《通知》可知,规范对象为价格长期低于快递企业实际操作成本的电商件。因此,散客揽件价格不受影响,普通消费者的寄件价格不会因为此次规范工作而有所变化。
圆通快递方面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圆通上海某网点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9月底的通知,只针对低于成本运营的电商客户涨价,普通消费者发散件还是维持官网的价格。该网点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电商的快递费涨价,只是减少了部分电商的利润,“也只是几毛钱,不会涉及消费者。”
上述网点负责人透露,这几年快递企业价格战打得太厉害,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少企业都是低于成本价运营,这样的恶性竞争会对市场造成动荡。由于监管部门的介入,快递公司已经停止价格战,对于低于成本价运营的电商客户涨价,只是恢复正当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
例如,浙江义乌曾是快递公司打响价格战的主战场,“此次义乌的涨幅很大,因为义乌的快递价格几乎是全国最低,低到你无法想象。”上述网点负责人表示。
极兔快递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涨价只针对电商,对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并无影响。
整治不合理低价,快递员权益得到保障
今年的涨价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多与“整治不合理低价”、“保障快递小哥权益”相关。
6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针对不正当市场竞争、区域差异化派费等问题提出相应举措。随后,国家邮政局对主要快递企业进行了行政指导。
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将快递行业价格竞争纳入监管范围,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响应政策号召,8月底,中通、圆通、申通、百世、韵达、极兔等6家快递公司宣布全网上调派费每票0.1元,希望通过提升派费,让快递员获得合理稳定的收入,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没想到涨价真的能落实,每票涨了1毛钱,每个月勤快点可以多600块钱。”一名中通的快递员表示,公司9月1日起推出派费直达的政策,快递员每完成一单派件,提成不经过网点,直接存进个人账户,“心里更踏实了。”该快递员坦言,双十一期间快件多、快递员压力大,涨价能在这之前落实,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鼓励。
而“剁手党”最关心的是,快递涨价了,双十一还能放心买买买吗?此外,快递价格涨了,服务质量能不能跟着提升?“说是不影响消费者,最后恐怕还是我们买单,不能说涨就涨,现在快递都不送上门,凭啥涨?”上海市民王女士称。
国家邮政局:快递旺季实现“两不”、“三保”
10月21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解读《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要求全系统全行业要统筹疫情防控与行业发展,统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统筹前端与后端平衡,以实现“两不”(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三保”(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为目标。
据介绍,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节(2月1日)前夕,共计92天。快递业务旺季是电商集中促销、消费者广泛参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关键时期,快递行业承受巨大压力。
邮政管理局要求,邮政快递企业要加强与电商平台的信息对接,共同落实“错峰发货、均衡推进”原则,要与末端服务站企业、智能快件箱企业做好衔接,最大限度发挥末端服务站作用,提高智能快件箱使用效率,缓解人员不足造成的压力,投箱入站前要征得用户同意。
同时要采取暖心措施,维护快递小哥权益。旺季服务保障期间,全系统全行业要聚焦“派费涨不涨”“罚款降不降”“投诉甄别渠道建不建”等问题开展工作,制定资金使用措施、末端投入措施、矛盾化解机制和劳动保障措施,尽快将国家惠及一线员工的政策落地落实,确保旺季期间行业安全、平稳、有序。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