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7月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屏蔽网址链接被列入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17日,工信部解除外部网址链接屏蔽新政实施已满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社交媒体分享、购物链接分享和多元化的支付途径等三方面体验了App“互通”后的使用效果。(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但部分平台之间既不互联也不互通。这种现象显然不方便用户体验,也制约着互联网行业更大发展。但随着今年一系列整治行动,互联网业有望进入“互联互通”时代。除了专项整治外,工信部9月9日召开“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要求17日起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多家知名互联网平台均表示积极支持该举措,响应“互联互通”。如今,该新政已满月,从记者体验效果来看,相比整改和新政实施前确实进步很明显,但仍与公众期待有差距,也与三条“合规标准”有一定距离。
进步之处主要体现在,之前相关平台之间完全不能分享链接,而是“彼此屏蔽”。新政实施之后,这些平台提供了“截图分享”功能或者“手动分享模式”等,由“封闭”走向“开放”,方便了用户,配合了新政,彰显了胸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互联互通”,是种进步。即过去平台“彼此屏蔽”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过,问题仍不少。记者体验社交媒体分享发现,这类App间的分享还有“壁垒”,虽然部分App已经不再“屏蔽外链”,但对于用户来说不便仍旧存在。体验购物链接分享发现,有的App的商品链接分享比较复杂曲折。另外,主要支付平台目前均不支持用对方App的转账、红包和付款行为。
从用户角度来说,显然不希望看到App之间存在分享壁垒,也不希望体验“有限互通”,而是希望“互通无阻”、简单方便。因为平台之间链接可分享、业务可互通,既增加了用户可选择的业务范围,也为用户节省了体验时间和精力。
从标准角度来说,多数App实际改善仍未达到要求。比如具有外部网址链接访问功能的即时通信软件,对于用户分享的同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址链接,展示和访问形式应保持一致。但是,某平台的内容在其他不同社交平台的展示形式并不一致,有的需要点击“网页链接”,有的“保存至相册”,还会出现“火星文”。
一些App之所以没有按照“合规标准”来整改,有的认为是平台难以检查和管控外部链接,有的名义上是为了保障用户良好体验……但真正的原因是,为了维护自身生态系统、竞争优势乃至垄断地位。但从用户利益和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有限互通”仍不符合互联网内涵。所以,要实现真正“互联互通”,还需继续推进整改工作。
对此,工信部此前也表示“将分步骤分阶段解决”,下一步将聚焦重点整治的问题,加强行政指导、监督检查,强化依法处置。由此来看,我国已下决心实现平台间“互联互通”,希望平台方看到这种决心,不打折扣落实新政。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