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 将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升香港竞争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06 16:50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报告阐述了特区政府计划如何用好中央支持,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及的八个中心,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为香港开拓更美好未来。

林郑月娥说,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在四年间已投放超过1300亿港元推动创科发展,当中包括由香港科技园公司设立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两个平台已成功招揽世界级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本地大学合作。

林郑月娥表示,现建议在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内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新田科技城连同深圳科创园区将组成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占地540公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势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林郑月娥建议为现有约900家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的香港科学园扩容。计划将提供88公顷新土地,主要用作创科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将研究以当前位处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学运动中心用地为基础,兴建新的东铁线科学园/白石角车站,运动中心则重置到大学本部附近。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元朗工业邨的微电子中心将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完工。

林郑月娥表示,业界对这两项设施反应理想,不少企业认同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工序和生产线可在香港落户。有鉴于此,已邀请科技园公司开始构思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

林郑月娥说,政府原则上接纳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的建议,为两所大学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别于薄扶林为港大预留4公顷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以及在中大医院附近的2.5公顷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同时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把其红磡湾校舍用作学术和研究发展。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的大学与内地研究机构多年来已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例如理大过去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项目,现时在月球以至火星上的部分仪器便是由理大研发,令香港人感到骄傲。

除创新及科技外,林郑月娥说政府会加大力度发展以下经济范畴: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巩固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将香港建设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将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林郑月娥说,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已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总台记者 朱丹 周伟琪 金东 刘志敏 黄耀祖 冯良辰 李志强 王瀛 叶丽丽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林郑月娥:中央的支持是香港发展最大动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2-28
香港经济强劲复苏,聚焦攻关民生痼疾
新华社 2021-12-26
林郑月娥出席立法会施政报告答问会 进一步解读未来规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07
林郑月娥出席电台联播节目接听市民电话 解读2021年施政报告亮点内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07
林郑月娥致函公务员 冀全力落实2021年施政报告各项举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0-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