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帮村上春树打造梦想之家的他,也塑造了现代人久违的完整生活
文学报 2021-09-28 07:00

建筑师中村好文的外号是“小房子专业户”,他设计过作家村上春树的家、木工艺家三谷龙二的家、树上的家、在山顶看上看月亮的家……如果说每个建筑师都有一个思考引擎,中村好文的无疑是“家”了。在他看来,建筑师不仅要懂建筑,更要懂生活。他对生活饱含极大的热情,他将家比作为一种容器——居住其中的屋主能够不被住宅格局所限制,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包容日常生活和满足不同需求。

中村好文为村上春树构筑的家,满足了作家的爱好和需求,却不留下任何明显的设计痕迹,就像一个容器,无论居住者的生活状态在岁月里发生什么变化,这个房子都容纳得下

在最近出版的《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一书中,中村好文拜访了14位艺术创作者,走访了他们的住宅,以建筑师的眼光,发掘潜藏在建筑中的人性温度和独特灵感。他特别提到,书中走访的艺术家,并不是那种政府发过荣誉勋章的著名人士,而是一些与地位和名誉都无缘的自由人,他们爱艺术亦爱生活,利用承载着个人记忆的小物品,辅以各自擅长的手艺与匠心,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手作私宅”,令家居空间充满创作者的血与骨。

中村好文被誉为“建筑师中的生活家”

正如中村好文所言,栖身之所是“房子”,容纳起生活才成为“家”。一个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打造出来的,是大度包容起屋主日常生活的容器。

在家中建立人的完整生活

——读《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

文/薛羽

曾几何时,建筑、家装类综艺节目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就连没有装修或翻修打算的人们都会饶有兴趣地走进“别人家的房子”,讨论家居布置,点评装修设计,感受生活意趣。而在分类精细的日本,这一节目更是主题繁多,各有侧重,如中国网民中也颇具知名度、专注于旧屋改造的《全能住宅改造王》,走访有意思邻家的《突击!隔壁的超厉害的家》,探寻特色民宅的《渡边笃史建筑物探访》,等等。所到之处,无论是空间宽敞、装修华丽的豪邸,还是布局紧凑、精巧舒适的房屋,甚或历久经年,稍嫌拙陋的老宅,都各具营造个性和生活气息,既呈现着住宅与主人的家常实态,又展示出令观众好奇的别样风味。

通过镜头,不仅仅观看建筑构造和家居陈设,即房屋的物理空间,也能感受人们劳作与休憩的平常日子,感受日常的烦恼与欢乐,因为那里更是一种情感空间,一份理想寄托,一个生活的“家”。

中村好文认为,每个家都该有一个沉溺于梦想的“居心地”,它无处不在,它是你内心的归属地。这是他为西原家设计的读书室,只有一张榻榻米大。

上述节目中,常有建筑师出场,满足住户需求。成功的案例,往往因地制宜,不随大流,达成个性化的梦想;遗憾之处,则也有失于设计者的一厢情愿或居住者的无所适从。回过头来想想,正是人们对现实中住屋环境、功能和氛围的不满意、不满足,才加强了对“理想之家”的渴望。所谓“理想之家”,尽管和硬件设施息息相关,但更关乎人与房屋的情感联系。

阿兰·德波顿在《幸福的建筑》里说过,“将一幢建筑称之为家不过是承认它跟我们珍视的内在之声恰好合拍”,手边这一册中村好文的《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就用十二篇图文并茂的探访记,向读者真切传递着别人家的生活的“合拍”。

金属造型家渡边辽家里的小艺廊,陈列着他和妻子的作品

跟作者此前所写《走进建筑师的家》略有不同,本书探访的艺术家“并不是那种政府发过荣誉勋章的著名大艺术家,而是一些与地位和名誉都无缘的自由人”,他们的家,也并非建筑名作、佳作、杰作。中村好文看来,甚至这两类人对于住宅的态度也有些不太一样,“对于建筑师,住宅本身是一个作品;对于艺术家,住宅则不仅是作品,还是他们生活姿态的具象呈现”。“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不是上班族下班之后,身心疲惫返回的住所,而是仿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铸造工坊、木工作坊、画室等工作场地与做饭、洗澡、睡眠等日用空间融合统一的房子。

甚至可以说,居家的雕刻家、金属造型家、织物设计师……因其工作各具特色,且全身心投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更近乎人类原初需要的“劳动”。他们或是喜欢自然环境而离群索居,或是工作噪音影响邻居而远离市集,或是居于东京西郊的昔日武藏野,或是住在威尼斯城区闹中取静的小巷,无论地点何在,无论私宅大小,艺术家纷纷发挥“筑巢本能”,努力劳作,认真生活,把遵从内心的日子过成了艺术。

如果说艺术家的造物均为匠人般的手作,那么他们的家宅更是匠心独具的手作。在中村好文眼里,他们用手边的材料、心中的热爱打造了包容灵感的元气之家:雕刻家前川秀树家,“一进正门,首先看见玄关摆着一个古雅的牙科诊疗椅,以及一件振翅欲飞的天使雕像”;金属造型家渡边辽、须田贵世子家,“普通人家里摆放了书画和插花的壁龛处,他们却放了一辆摩托车,多么有意思”;画家仲田智家,“那种最新式厨房追求合理性和功能性所带来的冷冰冰的氛围,那种惧怕弄脏的摆设感,在这里啊,找不到分毫”;插画师葵·胡珀家,“这座建筑里很多类似的细节,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有需求的地方,实用又低调”。既是个性的充足表达,又不过分喧哗;既有出乎意料的旧物利用,又全然在情理之中。物与物,“随意而巧妙地配置在家中各个关键位置上,让整个房子升华成了一件作品”。

有意思的是,书里不少艺术家都是一砖一瓦自建家宅,更有人毫不留情表达了对建筑师的“不信任”。陶艺家小川待子就说,“我过去很讨厌建筑师。觉得很多建筑师只按照自己的喜好盖房子,根本不考虑住在里面的人的感受”。直至遇到擅长做“容器”的设计师阿部勤,她“不能盖成建筑师喜好的样式”“要体现出材质感”等“任性”要求方得实现。这一内心的率直与等待,也都传递出“我”作为生活的主人对“筑巢”、对家装、对安居的性情与执念。

书里还有几处住宅则出自中村好文的设计,但他并不特别强调这一点(尽管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充分的职业自信),反而流露着几分自谦,“每当我看到自己设计的房子,被房主享受又珍爱地居住着,心中便说不出地满足”。他也更愿意退到幕后,凸显主人与家的共生关系。艺术需要匠心,家宅有赖经营,中村看来,琉特琴演奏家角田隆夫妇把房子打理得非常妥帖,“建筑在渐渐迎合夫妇二人的生活姿态,变得合身合体”。

就像他在《住宅读本》中诠释的:“所谓住宅,并非只是将人的身体放进去,在里面过日常生活的容器,它必须是个能够让人的心,安稳地、丰富的、融洽地持续住下去的地方。”“住下去”,或许不仅安放着吃喝睡的物质日常,也容纳有不造作、不畏缩、不顾虑、不忍耐,自然而然、畅畅快快的心灵充实与自我放松,更期许着立足日常又超越日常的创造性劳动,指向了一种现代人久违的完整生活。

也因为这样,每次探访,中村都会感受甚至享受艺术家、手艺人在家中的劳作。侧耳倾听,锻造“叮当”秀、石锤敲击音、吱呀织机声,或许真不亚于悠扬的琉特琴演奏呢。

选自《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作者:[日]中村好文;译者:蕾克;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来源:文学报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以“常规和例外”为主题,2024阿那亚戏剧节开启11天梦幻之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建筑新闻|筑进乡野守望未来 《容器·酵母·灯塔——何崴的乡村建筑实践》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多角度跨学科呈现“传承与回归”|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751国际设计节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8
开场即惊艳,傲云示范区再次刷新北京豪宅圈新高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以空间展现建筑师灵思 “遇见高迪”亮相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2023阿那亚戏剧节”收官 呈现多元艺术形式带来戏剧狂欢
中国新闻网 2023-06-25
​孟京辉、章子怡、陈明昊齐集 2023阿那亚戏剧节38部剧目全揭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2
村上春树2022全新随笔集《村上T》出版 通过“T恤”阅读春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