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组建三千余人流调队伍 加快编制首都防疫设施专项规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23 11:37

9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条例》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市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进入报批阶段,市防疫设施专项规划按照市委部署升级为首都防疫设施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全市组建了3000余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全市正加快推进落实20间/万人口规模的备用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储备。

《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于去年9月审议通过的重要地方性法规。按照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将检查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作为今年重点监督项目,以执法检查推动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能力提升。检查发现,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方面,条例授权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市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防疫设施专项规划等配套文件。前2项已出台,市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进入报批阶段,市防疫设施专项规划按照市委部署升级为首都防疫设施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速。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增强。健全传染病动态监测系统,监测哨点涵盖七大交通枢纽、各中小学校、60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2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快递等行业人员的常态化监测机制。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全市组建了3000余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完成首批疾控和医务人员医防融合交叉培训;市疾控中心已具备1123项实验室检验检测项目能力,各区疾控中心平均289项,日最大单样本核酸检测能力达79.8万份。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市疾控中心新址建设已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区疾控机构综合达标率”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初步形成。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组建“3+2”的市级定点医院和后备救治医院联合体,完成对全市14家市属医院17个院区发热门诊的规范化提升改造,负压病房从去年疫情之初的112间增加至1393间,负压救护车配置从34辆增加到146辆,全市正加快推进落实20间/万人口规模的备用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储备。

应急处置集中高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偶发局部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的新形势下,全市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在科技、药监等部门的推动下,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9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促进北京生物、科兴中维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全国率先实现附条件批准上市,并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6979个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覆盖率达到100%。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在去年顺义、大兴区局部聚集性疫情和近期朝阳、海淀、昌平、房山4个区零星散发病例的应对中,第一时间对病例所在的小区、楼宇等区域和活动场所精准管控,坚决阻断了病毒传播渠道,从第一例病例报告到涉及的社区全部解封均是仅用20余天。

问题及建议:紧抓风险源头  优化突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

检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测预警还缺乏统筹,部分城乡地区的小诊所、卫生室没有纳入监测系统;公共卫生硬件设施韧性还不足,平战结合能力不强,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未按照规定推进预留应急转换接口工作,洗消站等备用场所的确定和标准化建设需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滞后,全市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有的还不达标。全市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由1.65提升到1.71,但仍低于国家规定的1.75的最低标准,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等;基层公共卫生网底还不牢,从近期零星散发病例防控情况看,社区封控初期,应急准备不充分等。

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提出建议:紧抓风险源头,优化突发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全市统筹,坚持自上而下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多部门监测数据整合,科学进行预警研判和追踪,提高监测效率。完善哨点布局,构建全域监控和全流程追踪的监测体系,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监测范围,将城乡地区小诊所、门诊部、卫生室纳入多病种综合监测和症状监测网络。

坚持规划先行,推进应急设施建设。加快出台首都防疫设施专项规划,增强规划刚性约束,落实条例新建和改扩建大型公共设施、设备预留转换接口的要求,结合落实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短期内各区至少改造1处公共建筑,尽快具备平战转换能力。

加快补齐短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强疾控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提高待遇保障,优化激励评价机制。推进各区落实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多渠道引进国际国内公共卫生领军人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