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拉家常”议事会 让“为民做主”变“由民做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22 18:18

闲置配电室华丽变身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边角地再利用升级厨余垃圾处理站、公共共享空间翻新重装亮相……得益于大兴区的“拉家常”议事会,清源街道枣园小区、兴丰街道黄村西里社区、观音寺街道观音北里社区等众多社区,实现了“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镇街”的居民“参与型”社区协商治理新模式。

“以前,买菜到距离最近的菜市场需要步行20分钟,小区内没有健身设施,聊天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居住在这里的张大爷说,小区改造之前,召开了22次“拉家常”议事会,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建议都被采纳并成为了现实。

如今,在公共活动空间里,秋千滑梯、露天电影、跳蚤市场、环形跑道、生态廊架、共享洗菜池等居民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这里成为了老人和孩子们最喜爱的场所;为了解决居民的生活所需,充分盘活利用闲置空间,提供社区便利店、主食厨房、文具书吧等便民生活配套;同时,社区利用闲置边角地还建立了厨余垃圾处理站,让厨余垃圾不出社区就能变成有机肥料,同时在场地内打造垃圾分类教育示范基地,与枣园小学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相结合。

老百姓的事还得老百姓做主,根据老旧小区有机更新需求和重点,枣园小区依托“拉家常”议事会机制,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组建了“居民智囊团”。改造前,全方位征集居民对社区更新及物业服务相关意见,“实际上就是问计于民,结合小区实际,按照小区居民的意愿经过充分论证后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初步方案需公示征询居民意见,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意后,方可最终定稿实施。”枣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社会建设科科长刘冲介绍,大兴区的“拉家常”议事会以楼门(院)为单位,搭建由楼门长、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社区党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众组织、社区老干部等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发挥议事场地不限、议事方式灵活、议事流程简洁的特点,以“聊天”代替“开会”,广泛征集居民关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金点子,使居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提升认同感、归属感,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WechatIMG44064.jpeg

清源街道枣园小区的成果只是大兴区内众多社区“拉家常”议事会机制的缩影。比如,观音寺街道打造“观民音”品牌,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成立街道级议事会指导团,建立专业性议事厅——“观民音·安全议事厅”。关注“高频”诉求,开展议事50余次,化解社区治理短板弱项。

其中,观音寺北里社区采用“六事联议”工作法,形成了“党委带领议事、专家指导议事、党员带头议事、居民主动议事、社会参与议事、代表监督议事”的议事新模式,邻里在楼门“拉家常”,聊聊社区停车棚如何改造、绿地和停车位怎样划分、垃圾分类如何推进,任何诉求都能在楼门议事会表达和解决,小小楼门成为了收集民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会客厅”。目前“拉家常”议事会平台体系,覆盖大兴区20个镇街238个社区、380个村,实现平台全覆盖。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拉家常”议事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大兴区在推广“拉家常”议事会过程中,把社区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方法,创新形式,形成了议事场地不限、议事方式灵活、议事流程简洁的多种社区工作模式,确保“拉家常”议事会在社区落地生根,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拉家常”议事会成立两年来,将社区居民自治作用发挥到最大效能,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让更多居民从“冷眼旁观”变为主动参与,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及其掌握的资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今年上半年,大兴区累计开展“拉家常”议事会活动1179次,征集居民意见建议2476条,解决老旧社区物业费收缴、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2475件,诉求办理平均响应率100%、解决率99.96%、满意率100%。全区“接诉即办”1-7月万人诉求量持续保持全市最低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毛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