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通州区宋庄镇疃里村的耿老汉最近碰到了一件烦心事,关系到耿老汉将来养老的大问题。9月13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为了避免引发纠纷诉到法院打官司,已年过七旬、行动极为不便的耿老汉通过通州法院设立在该村的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足不出户就把这桩可能引发纠纷诉讼的心事给了结了。
耿老汉是宋庄镇疃里村村民,因身体不太好,行动不便,平时只能拄拐杖或者坐轮椅出门,生活上很多方面不能自理,自己的老伴去年刚过世,平时都是自己孤身一人住在村里给的一套安置房里。
耿老汉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嫁到外地,平时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的才过来探望一下。住的比较近的只有在隔壁小区居住的小女儿,每天小女儿都过来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但小女儿也有自己的家庭,长此以往对小女儿也是负担和压力,而且子女对父母的照顾义务都是平等的,凭什么就一直让小女儿一个人照顾,其他两个女儿就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呢?时间久了,老人心里也不落忍,对小女儿不公平。但老人除了自己居住的一套集体安置房,也没有其他财产,经济上也是很拮据,平时就是靠村里发的一些养老钱艰难度日。
也有人对老人说你可以到法院去起诉另外两个女儿要赡养费,但老人心善不忍心同时也是为了家庭和谐,暂时没有考虑这种方式。所以老人就寻思着可不可以利用自己仅有的这一套有价值的房产,通过“以房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和身后事问题。老人的想法是写个字据,立个遗嘱,但耿老汉不知道如何才能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才能避免以后家庭发生矛盾和争议,避免引发赡养纠纷,自己行动不便同时也是不舍得花钱去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所以耿老汉就求助到通州法院在疃里村设立的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
通过联系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常驻人民调解员(村里的专职调解员),调解员在得知老人的实际情况后,通过共建点工作预约单,提前预约好宋庄法庭负责共建点诉源治理工作的何杨彪法官。
在约定的时间内调解员带着何杨彪法官一同来到耿老汉家中,从法律的角度为老人耐心细致讲解了设立遗嘱的形式、内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老人普及遗嘱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从解决老人“养老之患”的角度,并结合老人自己的想法,建议老人可以通过设立遗嘱处置自己享有份额的房产,让得到自己房产份额的女儿负责以后自己的生老病死,这样对付出更多赡养义务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能更加尽心尽力去照顾老人,让老人衣食无忧、幸福安享度过晚年。
老人听后豁然开朗,并表示考虑好准备采用打印遗嘱形式将上述内容固定下来,届时借助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来进行遗嘱的设立,解决家庭的矛盾纠纷。最终,利用基层共建点的资源为老人拟定了一份打印遗嘱来到耿老汉的家中,老人确认无误后在遗嘱上签字,同时又找了两位不存在利害关系的邻居作为见证人一同在遗嘱上签字,形成了一份符合民法典规定形式的打印遗嘱,最终解决了老人的心头之患。
通讯员 何杨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