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通”成“户户痛”根在政绩观错位
北京青年报 2021-09-10 07:35

户户通.jpg

“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这是山东省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的基本标准,这项工作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作“户户通”工程。新华社记者近日跟随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督查组在山东省多地发现,不少村民抱怨:一些“户户通”工程质量堪忧,出现了“钢琴路”“倒灌路”等问题,且强行摊派群众个人出资修路,甚至有的低保户也被摊派。

“户户通”成“户户痛”,“民心工程”变“寒心工程”,好好的政策又被念歪了。其实,好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变味、走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道理早已被掰开揉碎讲了无数遍,但现实不容乐观,“老问题老犯”依旧不是个案,山东多地“户户通”成“户户痛”问题就是典型例证。

从表象看,问题出在“钱”上。上级政策要求,建立以市、县级为主的财政补贴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愿出资出劳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进行多种方式的捐资捐助。自愿捐资捐助不够怎么办?一些村镇便开始强行摊派,路修与不修、修好与修坏,全看每户村民是否出钱和出钱多少,连低保户也不例外。

应承认,基层错综复杂,农民觉悟也有高有低,自愿捐资捐助可能不够用,但这不是强行摊派的理由。一方面,按户摊派已背离了“户户通”工程的初衷,不可能达到“确保建成群众满意工程”的目的;另一方面,按户摊派必然造成质量堪忧、参差不齐问题,比如对没出钱的村民来说,家门口的路会变成刺眼的“贫字牌”。此外,收费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缺乏监督,很容易造成贪腐问题。

从本质上看,问题出在政绩观上。在《山东省推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方案》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实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是被重点强调、反复强调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村镇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状况有序推进,盲目提高建设标准、“打肿脸充胖子”,自然会导致资金不够用等问题。

可见,“户户通”成“户户痛”,根在政绩观“跑偏”、错位。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部分地方习惯于“向上看”、不注意“向下看”,过度追求“面子政绩”,没把群众诉求和利益放在首位,甚至都没顾及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切身感受,让民心工程寒了民心。

值得一提的是,“户户通”变“户户痛”的问题,在山东多地集中出现,而且无遮无掩、一览无余,何必等国务院督查组“大驾光临”后才启动整改?据报道,督查组一提“户户通”,立刻就打开了村民们的话匣子。这也说明,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广大群众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心声没有得到倾听。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可以警醒一片。好政策在执行中走样,理应依规依纪依法问责那些“歪嘴和尚”,否则老问题还会再犯。

文/车横

漫画/陈彬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网”通阡陌,“数”治联农
光明日报 2022-03-15
被通报“三乱”的华北县城
中国新闻周刊 2022-01-18
山东临朐户户通项目被指拖欠农民工工资,官方:多方筹集资金
澎湃新闻 2022-01-12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揭露两市水体返黑返臭背后原因
法治日报 2021-10-15
“钢琴路”让群众埋怨不止 示范园荒废百亩农田—民生工程卡在哪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1-09-21
央媒: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向国务院督查学学吧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9-18
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向国务院督查学学吧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9-17
岂能让民心路变成伤心路
北京青年报 2021-09-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