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金夺银过暑假——体教融合催生体育“学霸”
新华网 2021-08-25 21:40

东京奥运会的脚步渐远,但奥运赛场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学霸”们,依然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些文武双全的大学生们中,不少人在结束了奥运会之旅后暑期“返校”,既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也成为广大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正有越来越多大学生运动员崭露头角,他们体育竞技成绩突出,文化成绩不错,加之性格开朗、颜值在线,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印象。这背后诚然有个人的努力,但更是我国体教衔接日益完善、体教结合不断深入的硕果;而制度机制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改变。

东京奥运会最先开启“学霸”话题的运动员,无疑是奥运首金得主杨倩。这位“00后”姑娘首次参加奥运会便夺得两金,加上清华大学学生的身份,一下让杨倩成为“爆款热搜”。

7月24日,清华大学学子杨倩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颁奖仪式上“比心”

杨倩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在清华大学收获颇丰,在校学习开阔视野,和射击训练相互促进,从而对射击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从多个角度感受不同的东西,将来无论继续走专业射击道路,还是尝试其他领域,大学生活都会是最好的助力。”

北有清华,南有交大。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子在东京奥运会上交出了6金3银2铜的骄人战绩。马龙、许昕、孙颖莎、王曼昱,这四位健儿均来自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上演了奥运赛场“校友兼队友”的佳话。而奥运赛场上出镜率最高的还是“冠军摇篮”——北京体育大学,这座中国首屈一指的体育专业学府,为本届奥运会中国军团贡献了48人,包括巩立姣、刘虹、孙一文等。

8月1日,北京体育大学学子巩立姣在颁奖仪式上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邵婷。这位中国女篮的绝对主力,2008年以普通考生身份考入北师大,边学习边打球,“文体双修”结出硕果——不仅从北京女篮一路成长为国家队主力,个人的学历也从本科、硕士变成了如今的“邵博士”。

外国选手中的“学霸”同样不少。本届奥运会公路自行车项目的奥地利选手安娜·基森霍弗,就是一位数学博士。她在没有任何职业自行车队经历、没有后勤团队保障的情况下,竟然孤军奋战并依靠强大的规划能力,拿下了一枚奥运金牌,成为奥运会上的一大“黑马”。

7月25日,奥地利选手基森霍弗庆祝夺冠

在安娜看来,学习数学和体育比赛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事,它们既需要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热爱,也需要规划、耐心与毅力。数学的精细与体育的坚毅不仅在两个领域相辅相成,更成就了她的意志品质与人格魅力。

十几年前,“正牌”大学生运动员尚不多见,很多人是“技而优则学”——因为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以保送、免试入学等途径进入高校就读,相比通过高考这座千军万马独木桥而入学的大学生来说,难免有“镀金”之嫌。还有一些运动员,则是在运动生涯后期,为离开运动队进入大社会而进行“深造”,为个人的事业转型发展增加砝码。

如今,随着我国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组建了自己高水平的运动队,也与国家级的专业运动队有了密切合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创造了更多“体育读书两不误”的条件与环境。

8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学子马龙战胜德国队选手波尔后振臂庆祝

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招募体育特长生,边学习边培养,既没有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又在专业训练方面有所建树。如此坚持数十年,东京奥运会上就看到了“开花结果”。此外,不同的高校还专攻不同的项目,实现了各有侧重,如清华的射击、交大的乒乓、北师大的女篮,已经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原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我国正逐步打造出一套有特点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选拔的路径,而且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新发展,我国培养的运动员一定是全面发展的运动员,而不是只有运动成绩好的‘偏科’运动员。”钟秉枢说,“目前,我们从高校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还不多,但发展势头很不错,赛事、人员、培养都是不断融合完善。未来,围绕高水平运动员的体教融合,进而拓展到教练员、裁判员、医疗康复师的融合培养,形成更为完善的体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学霸’涌现,到那时大家对争金夺银的运动员来自各大高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8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学子邵婷(右二)在比赛中上篮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通过体制机制不断夯实各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一方面可以保障更多高水平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意味着更多普通学生可以通过体育特长拓宽进入一流大学学习的途径。

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拓展,不仅使越来越多的顶尖运动员从高校走出来,更让全社会认识到,体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让更多的青少年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东京奥运会上涌现出的这些“学霸”们,正是这项重要举措的最好例证。

文/新华社记者 朱翃 周畅 王沁鸥

摄影/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贺长山 黄宗治 潘昱龙

编辑/徐钊

相关阅读
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成长
人民日报 2023-12-03
探营|助力奥运备战 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餐厅打造特色美食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7
深化教体融合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召开体育大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遵义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体教深度融合推动了学校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22-12-11
体教融合,成效几何?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5-27
这所云集三大球国手的高校,如何“体教融合”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3-03
清华大学体教融合射击项目启动招生 今年最多招4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2
北青快评 | 从任子威夺冠后交作业看我国体教融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