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丨暴雨中砸车救人 俩“王军”做客北青直播间讲述施救过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20 21:23

“我叫王军,来自湖北孝感,今年45岁。”

“我也叫王军,来自北京丰台,今年36岁。”

8月16日,北京暴雨。海淀区旱河路铁道桥下,一辆私家车被淹,导致车内的两人不幸遇难。巧合的是,当晚冒险冲进水中施救的6名救援者中,有两位竟同名同姓都叫“王军”。

两个王军,籍贯不同、职业不同,却同时出现在一场生命的救援中,他们通过见义勇为认识了另一个“自己”。

8月20日下午,两个王军受邀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栏目《法学苑》,讲述8月16日当晚的救援经过。同时,节目邀请了有着丰富救援经验的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顺义区马坡消防救援站站长李培寿,为市民讲解遇到积水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施救。

“还看什么,大家赶紧救人”

来自湖北的王军是一名网约车司机,皮肤黝黑,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一如他当晚冲下水的速度。

在《法学苑》直播间内,他讲述了当晚的救人经过。8月16日晚上9点20分,他在海淀田村接到了叫车单,立即驾车前往乘客所在的地点。在行驶到旱河路铁路桥时遇到交通拥堵,车辆一动不动,王军随即下车查看情况。车外还在下着雨,但是雨点正在变小。

“一辆公交车上的乘务管理员告诉我,前方一辆私家车冲进了桥下,已经被水淹没……”湖北王军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得知这个消息,他知道自己当晚的叫车单必须取消了,于是先向乘客做出紧急解释,并用湖北人的大嗓门向周围喊着,“有车在水里,大家怎么不去救人呢?”

随即,湖北王军又将自己的车子横在马路中央,挡住后方车辆的前进道路,以防再有人驾车入水。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湖北老家河流多,从小就学会了游泳。”王军介绍,遇到有人被困水中,他第一反应肯定是救人。

桥下积水很深,无法通行,导致旁边围了很多人。

在王军的喊声中,4个男子聚集了过来,纷纷脱下衣物下水救人。“积水很浑浊,水位超过车顶,我们根本看不到水中的汽车。”

马路有20米宽,5人分开站位,排成一排向前进行地毯式搜索。水浅的地方他们蹚水过去,跑过十来米到达深水位时,只能游过去。

在5人施救时,另一位王军在恰好赶到了附近。他是北京人,目前自由职业。得知情况危急之后,他第一反应是参与救人,于是也脱了衣服,往铁道桥下冲去。

“人没救活,我很沮丧”

由于不知道被淹汽车的具体位置,首先到达的湖北王军等5人只得双手在上边划水,双脚在水中探触车子。

他们在游到桥洞中心最低点时,还是没有找到车辆,王军紧张的心情稍稍松了口气。他想,在最深处都没有找到汽车,可能是已经开出去了,于是他们继续向前游,准备到前方上岸。

然而刚向前游了七八米时,突然有一人喊道:“找到了!车在这里!”听到叫喊,其他4人迅速靠拢过去。

“我们从下水到找到汽车仅用了一两分钟的时间!”湖北王军说,“我们想着如果车内没有进水,那么在水压的作用下,车门可能是打不开的,因此大家决定将天窗打碎,让车里的人从天窗处出来。”

一个带着扳手的救援者爬到车顶后,立即将天窗砸了个窟窿,但是王军看到水并没有往车内流——他判断车内已经被灌满水了。

发现车内被淹后,众人赶忙拉开车门救人。“车门很紧,我们两个人用很大力气才将主驾的门拉开。”拉开车门后王军抓着车边,用脚探触车内人员位置,“我用脚勾了勾,突然碰到很软的东西,判断是被困的人,立马憋气潜水进到车里,将人拉出来。”

车内被困的二人先后被王军等人从主驾驶位置拉出,随后王军又打开后排车门,用脚探触是否还存在其他被困人员。在确定没有后,王军爬到了车顶。

几分钟后,他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游过来,王军向他喊道:“你干什么来了!雨这么大,你戴个眼镜看得见吗?赶紧回去,这里水深危险!”

小伙子回应道:“我会游泳,我是来救人的!”说罢二人分头行动,此时王军并不知道,这个来参与救人的小伙子也叫“王军”。

两名被困人员被从车里拉出时全部闭眼呈睡眠状态,“两个人脸色苍白,其中一人还流了鼻血,我摸两人均没有脉搏了。”

6名救援者中有一位是退伍军人,会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他不断地按压被困者胸腔,希望能够将二人唤醒,然而15分钟过去,两人依然没有醒来。

“那名退伍军人拼命地做着心肺复苏,我在向桥上的一两百名旁观者大喊有没有医务人员,但没有得到回应。”退伍军人在做了十几分钟抢救措施后,看到无法挽回,放声大哭,“我们当时有一种无力感,人在面前却救不回来,感觉很懊恼。”

“来晚了几分钟,人没救活,我很沮丧。”在直播期间,两个王军反复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同名同姓纯属巧合 一场救援让他们相见恨晚

“桥下的水在晚上11点左右退去,我穿上衣服,歇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北京王军告诉记者,他回到家后讲述了当晚的经历,妈妈很心疼也很担心,但他说,“我会游泳,在这种时刻,应该站出来。”

“第二天早上,有媒体记者联系采访,于是我就讲述了参与救人的相关经过。”北京王军介绍,他接受过采访的那篇报道发出去后,湖北王军看到了。

明明在现场参与救人,但并未接受媒体采访,自己的名字怎么出现在媒体上呢?王军很纳闷。他拨打电话向媒体询问情况。

带着疑问的两个王军,在记者的牵线下见面之后,很快就认出了对方。两个王军,一个来自湖北,45岁;一个来自北京,36岁。两人有着不同的工作,却因一场救援相识。

“影视剧剧本都不敢这么写,我们竟然同名同姓。”湖北王军说,当晚参与此事的6名救人者相互之间并没有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各自散去。“没有将人救活,我们都很有挫败感,现在都没有平复过来,我好几天没有出车了,没心情。”

不过,因为一场救援认识了另一个同名同姓的朋友,王军觉得两人相见恨晚,第一次见面就聊了5个小时。

在记者问到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不会参加救援时,两人表示仍然会义无反顾,不会退却。

消防员传授逃生“秘笈” 车内常备救生锤

这场暴雨留下的反思还在继续,那么,当遇到同样的情况,正确的求生模式到底应该怎样?

8月20日,《法学苑》的直播现场还请到了具有丰富救援经验的顺义消防救援支队马坡消防救援站站长李培寿。

李培寿是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全国“优秀消防救援站指挥员”。在“7.22”密云区山洪泥石流特大自然灾害救援中,山洪破坏了上山的所有道路,李培寿带领突击队员争分夺秒,在草木荆棘中开辟了生命通道。在“9.02”顺义区高压电线钢塔救援现场,李培寿只身一人攀爬至钢塔50米高的位置,在大风雷雨天气中经过3个多小时救援处置,成功救下了一名被困女子。

李培寿表示,面对车辆涉水出现的危险情况时,受困人员首先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如果周围的水没有淹没车轮,这时是逃生的黄金时期。作为被困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尽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李培寿提醒,水位上升导致车辆电路失效,可以立即用力推开车门,此时车内外压强差不大,成年人的力量足以推开车门逃生。千万不能用力去撞,要用肩膀等部位一点一点去往外顶。

如果水位继续上涨,到达车门把手的位置时,由于汽车电路系统短路,会导致电动车窗无法下降,门锁自动上锁,水压也会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如果车内有小锤子或者玻璃破碎器(灭火器和座椅头枕同样可以),一定要放置在司机能够随手够到的位置。可以用锤子敲击车辆玻璃的边角(未贴膜处),这样很容易就能将玻璃打碎,被困者才有逃生机会。”李培寿说。水位到达车窗一半的位置时,车内仍有一部分氧气维持逃生,尝试打开车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车内人员可以选择从天窗或者后备箱逃生。

不会游泳的人遇到车辆被困怎么办?李培寿说,城市中的内涝,只有极少数的低洼处水深会超过两三米,所以被困者在从车内出来之后,大多都可以站在车顶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专业力量到来之前,周围的市民能不能参与救援呢?李培寿建议,积水之中往往隐藏着打开的井盖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所以施救者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救援。

实习生 尹航 史晓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孙慧丽

相关阅读
车辆坠入水塘两人被困 众人合力营救成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5
六旬老人翻车被困 消防交警合力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2
119时刻|三车相撞司机被困 北京密云消防破拆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4
司机因车祸被困驾驶室 消防员破拆车门成功救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5
救人者无端被网暴,还有人敢“多管闲事”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