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成都日报 2021-08-19 07:43

强化疫情多点监测预警,按照《成都市新冠肺炎检测技术方案(2021年版)》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监测,根据疫情形势,增加高风险岗位人员、物品和环境监测内容和频次。同时,加强常态化监测质量控制与结果应用,确保疫情防控“四早”措施落实落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哨点”“探头”作用,提高从业人员的防病意识,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引导其到发热门诊及时就诊。

8月13日,成都发布了疫情常态化防控十条措施,其中,第五条提到“强化常态化监测预警”。对此,成都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王亮进行了解读:“当前疫情防控的总体策略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根本。谁能第一时间发现传染源,及早采取防控措施,就能防止疫情扩散、赢得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防控关口前移

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

“实施常态化监测预警,是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早发现、早报告的重要举措。”王亮分析道,本轮本土疫情的应对,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发现早。“一方面,我们平时对市民进行的广泛宣传和提示,让市民具备了较高的防控意识,第一时间能主动就诊排查;另一方面,正是医疗机构按规范落实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才能及时发现病例,吹响了应急响应,为后续疫情有效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

实际上,早在去年,成都市就正式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总体思路是防控关口前移,按照点与面结合、多部门参与的原则,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目前已形成了多部门参与的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机制。今年,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结合防控实际,进一步调整形成了《成都市新冠肺炎监测技术方案(2021年版)》,监测工作采用症状监测和主动采样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高风险人员

实行每周全覆盖检测

具体而言,症状监测主要针对纳入社区管理的相关人员和发生本土疫情后重点场所人员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

主动采样监测主要包括人、物、环境监测。其中,人群监测,根据人群风险的大小,分为即时检测、全覆盖检测和抽样检测。针对相关应检尽检人群(密接与次密、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医疗机构发热患者、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等)要开展即时检测;针对高风险人员(机场、口岸、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及普通医疗机构高风险岗位、接触进口货物/冷链食品、市场监管等一线工作人员)实行每周全覆盖检测。针对重点人群[农贸(集贸)市场、普通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快递外卖、交通运输、景区等]开展每周抽样检测。环境和物品监测主要针对机场口岸、集中隔离场所、医疗机构、农贸(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进口货物、进口冷链食品等开展。

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零售药店“哨点”“探头”作用

“此外,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我们可能还会调整监测的频次和范围。”据王亮介绍,本次本土疫情期间,成都全市紧急对公共交通、社区、机场、口岸、集中隔离场所、医疗机构、景区等相关人员实行了全覆盖监测;同时提高了部分重点岗位人员的监测频次,比如:机场、口岸一线工作人员及定点医疗机构人员由每周1次提高到每3天1次。“这些举措对疫情防控来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方案要求主动开展监测排查,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与此同时,国内多起本土疫情中存在部分早期病例在被发现前有到诊所就诊或药店购药等行为,但未被及时发现,导致后续疫情扩散传播。“这提示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哨点’‘探头’作用。”王亮强调,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零售药店等场所要强化从业人员的疫情防控和报告意识,一旦发现新冠相关可疑症状患者,要引导其尽快到发热门诊(诊室)及时就诊,确保及早发现。

“我们还需要持续提升市民主动就诊和报告意识,一旦出现新冠相关可疑症状,要及时做好个人防护到发热门诊(诊室)就医并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王亮提示说。

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

坚决维护好市场交易安全

7月27日以来,检查冷冻冷藏库1700余个次,大型商场超市1070余个次,农贸(批发)市场1870余个次,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企业780余户次,餐饮企业4560余户次,药店(诊所)及医疗器械企业7513户次;

持续督促全市农(集)贸市场开办方强化测温、亮码、戴口罩,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消毒消杀等防疫措施;

督促药店药房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发挥“哨口”作用,开展退烧止咳药购买人群实名制登记,累计登记20万余人购买退烧止咳药,体温大于等于37.3摄氏度的累计2068人;

已完成冷链食品、环境样品、从业人员、外包装共计71478批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随着8月12日成都全市中风险区“清零”,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就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安排部署,结合贯彻落实市指挥部出台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十条”,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坚持“人防物防”并重,立足职能职责,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方面,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大对大型餐饮企业、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园林公园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监管与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销售、食用野生动物,擅自从事活禽宰杀交易等行为;督促农(集)贸市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药店药房等重点场所做好场内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毒消杀措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强化应急演练,确保对新发疫情能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及时应对,不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同时,强化监管执法和部门协作。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大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及时开展“人、物、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抽检监测,做好风险研判和防范措施,严厉查处各类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形成高效、统一的疫情防控合力,筑牢疫情防线。

坚决维护好市场交易安全。加大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稳价格、保供应、保质量等工作,严厉查处虚假宣传、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维护好市场公平竞争交易秩序,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养老机构加强常态化监测预警

有条件的安排员工在机构内居住

疫情常态化防控“十条”中的第五条提到,要强化常态化监测预警。那么,在这方面,全市养老机构等重点防控场所如何落实呢?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针对养老服务机构,要求重点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对来访咨询或临时允许进入机构人员安排专人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观察询问健康状况、旅行史等并做好记录。临时进入人员应采取戴口罩、手消毒等卫生防护措施,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待其离开机构后,所到区域应进行全面消毒。

要求建立完善服务对象外出就诊预案,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与家属和服务对象商议一致后分类处置。对于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安排员工在机构内居住,在外居住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必须戴口罩,非必要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不在机构居住的外包服务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和消毒,避免直接接触机构内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

同时,推进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尽可能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在做好防护消毒工作的前提下提供相关服务。

此外,成都市民政局还要求严格落实和执行值班带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值班电话畅通,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坚决杜绝疫情虚报、瞒报、漏报。发现疑似症状等情况要及时科学开展应急处置,同时立即向属地卫健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

文/缪梦羽 王静宇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牢牢掌握了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人民日报 2023-04-24
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重要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2023-01-09
疫情晚报|广州购买感冒发热等药品不再查48小时核酸12月2日起成都地铁凭绿码通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2
科学精准把握战疫主动权
经济日报 2022-11-30
不动摇、不走样,掌握战“疫”主动权
新华社 2022-11-25
成都:零售药店销售“感冒及四类药品”分级分区管控 低风险区应实名登记
成都商报 2022-09-21
秋季疫情防控需提早谋划赢得更大主动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0
河南永城发现一名阳性人员,全市公交出租车等停运、堂食暂停
央视新闻 2022-0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