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冯导向观众解释的时间不多了
北京青年报 2021-07-31 13:00

前几天看了一个小戏,名叫《威廉与我》,讲述的是莎士比亚的一生,编排算得上灵动有趣,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剧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你的戏是写给谁看的?”被拷问的对象是当时的剧作家们,尤其是晚年的莎士比亚。已经摸不透观众口味的莎翁一边大喊,“爱看不看!”一边发出“一切都变了,只有变化本身才永恒不变”的慨叹。◎夏地

戏演到最后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是出了剧场,我一直在想,戏到底是给谁看的——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舞台毕竟还是小众,但是作为大众传媒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影视行业,了解作品的受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主创能在开动之前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或许能少走不少弯路,至少可以少挨点儿骂。

北辙1.webp.jpg

观演习惯变得“无情”

让我产生这个想法的是上线不久并收获了很多差评的网剧《北辙南辕》。本片导演冯小刚是很多人口中票房口碑双赢,并且最接地气的电影导演,他的诸多作品曾经于最平凡处感动过最广泛的观众。该剧集结了一群演技可圈可点的男女演员和走马灯一样友情客串的大牌明星,题材又是符合网剧主流观看人群喜好的大女主群像剧,描摹不同背景的都市女性走出舒适圈、跳出局限性、迎接新挑战,并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各种复杂关系里成长的故事,怎么想都不会差到哪里。

然而,从第一集开始,这部剧仿佛就在朝着错误的方向稳步前进,着实与观众的期待“北辙南辕”。有一句比较犀利的评论说,艺术本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剧却是悬浮于生活。对于情节和人设的各种吐槽在b站、豆瓣和微博上比比皆是,不在此赘述,总结下来就是“瞧着都是身边的人,经历的都是从来没听过的事儿”——于是,就悬浮了。其实从已经上线的十几集来看,《北辙南辕》的艺术质量相比很多热播的网剧并不能说差,但是这次遭到热情阻击,根本原因或许还是在于,网络时代的电视观众,早已不是老一代影视艺术家印象里的样子。

冯小刚上一次执导电视剧是在1997年,那是个什么时间概念呢?新浪网成立于1998年,豆瓣成立于2005年,新浪微博和中国第一部网络剧出现在2009年。曾经的电视剧还是在固定时间由电视台放送,错过了只能等重播,观剧时观众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更能被剧情吸引。而且,在那个互联网尚未“统治”全世界的年代,人们获取经验和交流感受的渠道慢且窄,这个过程中反而会有更多思考的时间。

到了2021年,电视剧在网上播,观众随时可以暂停、倍速、回放、评价,以至于现在上网看电视剧都叫“刷剧”。然而科技手段其实从另一个层面破坏了专注度,并且培养了观众的不耐烦。《北辙南辕》里,冯氏风格的运镜、台词处理和表演仍然具有可看性,但是只要剧的节奏稍微一掉,或者出现不可信的情节,很多人就会毫不留情地开倍速,再优秀的导演手法,也没有太多以本来面目见观众的机会。电视剧借助网络时代的播放渠道或许能够接触到规模更大的人群,但是观众的耐心更少,容错率更低,眼更尖,嘴更利,意见也发散得更快。吐槽特别容易,静下心来看剧反而难了。

北辙2.webp.jpg

评价系统全面乱打

用iPad看网剧时,屏幕上经常会飘过一行“有人在吗”“怎么弹幕这么少”,弹幕作为一个即时评价及讨论功能,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时代观剧体验的一部分,热剧的弹幕几乎可以把屏幕整个盖住。此外观众可以在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意见,比照当年给电视剧提意见还要致信电视报,在论坛发帖要字斟句酌的时代,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

于是,评价系统也开始全面乱打。当下互联网已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把很多人的知识结构改造得更加“广泛而分散”,一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渠道接触到大量信息,且不论这些通常为二手或者碎片化的信息是否能够完全取代自身的经验和真实的世界,但它们确实能够让人有“见多识广”的错觉,并且有自信把正确或不正确的观点当作事实,并发表评价。这些评价有些是中肯的,有些则未必。

之前观众是“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如今则是“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但是无论如何,差评传播的速度足以让整部剧风评被害,作为创作者,你甚至不知道是哪个地方触到了网友的敏感点。

现在连没有看过《北辙南辕》的观众都知道里边“社畜”人均高档公寓大别墅,冯导已经不再是讲述老百姓自己故事的导演。可能冯导自己都没想到,观众揪住的点竟然是,“这些社畜的钱怎么那么好挣?”“怎么随便就能跟刚认识的朋友合伙开餐厅?”互联网时代见多识广的观众有一个思维逻辑是“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你塑造的跟我见过的不一样,你这就是假”,那之后什么剧情也都没用了。

抛开具体剧情不谈,仅从人设来看,剧中的五个大女主其实都不能算是“社畜”,从她们各自的背景来说,住成那样也并没有特别离谱,尤其在北京这种地方,开宝马七上月薪三千的班,穿阿玛尼吃路边摊的奇怪人设真实存在。但描摹这些中产生活对《北辙南辕》里的人物塑造却有扰乱。更糟糕的是,观众并不会给你解释的时间。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帧都可以被截取讨论无限放大,创作者确实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观众的火眼金睛和先入印象,与其力求面面俱到,或许可以换个思路。

比如同为群像剧的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就很机智,虽然五个主人公个个是医学专家,其中也不乏学霸、海归、富二代,但是与塑造人物无关的背景信息和剧情均一笔带过,所有发力点都围绕最核心的戏剧情节,其目的都是让人物丰满,让主题明确。剧中与医学相关的操作细节非常逼真专业,生死攸关时没有大呼小叫反而宁静温暖,没有耸动的大事件,却在每一个细微的片段里让观众有饱满而集中的感悟。

如果确实没有现实主义功力,还有一条路,就是干脆完全脱离观众的经验范围。没有人会去质疑穿越玄幻剧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人较真《顶楼》里那些狗血富豪们是否真实、有没有原型,因为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带进了一种“奇观”。说起来,“真实的”或者“虚构的”做到极致都可以,最怕的就是说真不真,说假又不假的“悬浮态”。

北辙3.webp.jpg

粉圈流量深度伤害

所幸,在《北辙南辕》里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优秀的表演,至少这一点上要向主创团队致敬,感谢冯导,至少没有拉来流量充数(也许是没预算)。如今有太多网剧都是给流量刷简历或者给平台刷业绩用的,毕竟流量为王的年代,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打造出一个流量明星并建立起粉圈体系的最好媒介就是互联网和电视,而网剧网综的观众群体也不负众望地率先全面粉圈化。

曾经看过一篇调查报告里提到,相当一部分网剧受众只有在嗑CP和看偶像的时候会放正常速度,其他时间全部倍速。有些播放程序还为此开发了“只看他”“只看她”“只看CP”的剪辑功能,这对电视剧创作本身其实是有伤害的。但是粉丝带来的播放量平台又无法拒绝,所以才会有人气偶像索要天价演出费却没时间背台词甚至找替身拍远景戏的怪现象。这样说来,黄渤在《北辙南辕》里的角色应该找个擅长此道的流量来演,才更到位。而且,黄渤赋予那个角色的演技会不会太好了一点,几乎是“念天气预报也有戏”的程度,在现在的演艺圈里长成这样还能成为大咖的,一定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奋斗,演技渗透在血液里了。怎么可能两句词都不想背,不背词的都是戏接不过来剧本没空看的流量啊。

黄渤在花絮里说“有这个工夫还不如背词呢”,我想,背不背词非重点,如今观众只看颜,他如果晚生二十年,肯定干不过偶像明星。有些偶像明星虽然自称演员,但最强大的优势还是他的粉圈,粉圈越大,流量越多,支持的声量越高,资源就越丰富,带动的各种利益链就越肥沃。如果一个行业中大家都在这样的漩涡里滚动,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兢兢业业的演员,大概也很难有冒头的机会。

相比电影和戏剧,电视剧包括网剧似乎已经成了最先沦陷给网络时代的阵地,然而它又是与大众最为接近的传媒渠道。这次冯小刚导演回归也被带到沟里,可见困难重重。上述每一条都是现状,网络时代,我们找到了受众,然而面对新的受众形态,创作者自身可以改变的出路似乎并不太多。莎翁说得没错,一切都在变,并且未来只会更加快速地变,如何适应,如何取舍,如何进步,这是所有文化娱乐工作者早晚都要面对的课题。

文/夏地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注水剧”既对观众不尊重,也侵犯了观众的收视权益
法制日报 2021-12-28
捕捉个体焦虑……女性题材剧女性的价值与力量在哪里
北京日报 2021-08-13
观众需要通过观剧理解比日常更本质的现实
文汇报 2021-08-13
女性群像剧接连上映,女性题材红利却没那么好吃
北京晚报 2021-08-10
《北辙南辕》不接地气还是还原生活?观众和创作者各执一词
齐鲁晚报 2021-07-30
热播剧中,什么样的“她思考”“她力量”值得守护与点赞?
文汇报 2021-07-29
首次执导网剧的冯小刚 用一流的班底拍出三流的作品
北京晚报 2021-07-22
冯小刚网剧口碑崩塌,飘在天上久了距离现实生活有点远
第一财经 2021-07-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