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备受关注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在东京体育馆打响,赛会头号种子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在2比0领先的有利局面下遭到逆转,最终以3比4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收获银牌。赛后刘诗雯在现场几度落泪,她表示,“我们已经拼尽了全力,我自己还好,就是感觉对不起大家。”
这届奥运会开幕没有几天,但“对不起”已听到好几次。也是在7月26日晚,中国体操男团以铜牌结束了奥运会之旅。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在男团项目中拿到铜牌,这次憋着一股劲想要拿回金牌,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赛后,中国体操男团集体自责,“对不起,我们接受一切批评”。
把距离拉长一点,几乎每届奥运会都能听到“对不起”这三个字。愈是赛前被寄予厚望,认为没有过多悬念的比赛,失利之后越容易出现“对不起”。而且,不止发生在赛场上,即便奥运结束,回到国内,也能时不时地听到。在具体文字上,可能有所不同,但表现的懊悔和歉意,这层意思差不多。应该相信,这是运动员的真情流露。
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集中展示。很多运动员都把参加奥运会,拿一枚金牌,当作人生的最高目标。这种想法也很正常。奥运会有最高的关注度,拿到奥运会金牌,会有各种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好处。而且,奥运会集中了最为优秀的选手,奥运会的舞台更能检验和证明运动水平、拼搏价值。一个国家在奥运会上有表现,对于展示综合国力和提振民族自信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过去,一些运动员到了奥运赛场,会出现压力过大乃至“输不起”的现象,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诚然,在运动员身后,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希望运动员赛出水平,但这种期待,更多是一种祝福,是一种激励,而不应成为一种压力。奥运健儿一次又一次的优秀表现,一枚又一枚收入囊中的金牌,一届又一届闪亮夺目的奖牌榜,这就是实力和底气。金牌还是金牌,但国人的“金牌情结”比过去更加理性而包容,因此不会向运动员传递那么多的压力。
从运动员的角度讲,一路走来,又有谁对失利陌生?任何一个胜利者的成功夺冠,都是以他人失利为前提的;也从来没有人永不失败,成功者也曾经多次成为过失利者。任何一场比赛,都有输有赢,输赢共同构成了一场完整的比赛,只要努力了尽力了,就没有太多遗憾。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能做到认真比赛、淡看结果,也很难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无论是我们的国民,还是我们的运动员,都早已经过了“输不起”的阶段,运动员失利后说一声“对不起”,公众不应视之为“输不起”。半决赛后,刘诗雯在展望决赛时表示,“希望我们能够拼出去,做最好的自己,把我们最好的状态打出来”。体操运动员肖若腾在赛后更是表达得明确,“我们接受一切的批评,然后继续改进继续加油。”不掩饰,不回避,这哪是什么“输不起”,分明是永不言输、永不言败,在承认失利中超越失利。
这就是体育精神,这就是奥运精神。奥运会的魅力,从来都不只是体现为胜利和金牌。
文/乔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