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为期40天的三伏天,高温湿热的天气,也会在三伏天期间达到顶峰,迅速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
三伏天,冬病夏治
今年的三伏共计4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天”是夏季天地阳气最盛之时,在中医眼中,这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趁着阳气生发之时,驱寒辟邪,抚养阳气,效果棒棒哒。
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容易感受阴寒之邪,造成咳嗽、关节痛等慢性疾病加重或反复。夏季的三伏天,正是人体及外界阳气最旺盛之时,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加重的目的。
慢性咳嗽
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所致,都可以在夏季治疗。
可自行制作三伏贴,贴于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天突穴、中府穴、膻中穴。很多人在贴敷后直接进入空调房,建议在贴敷的地方加一件外衣。贴完后一定要忌食辛辣、寒凉的食物1~2个星期,以免减弱药效。
风湿骨痛、关节炎
肩周炎,有的人是僵,有的人是疼,有的人是麻,不同的人疼痛的具体部位还不一样,治疗起来就要细细考量。夏天除了可以贴三伏贴、做做热敷,还可以吃点黄鳝陈皮汤。
三伏贴: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寒性痛经
适合冬病夏治的痛经,主要是寒性痛经。一般表现为经血色发黑,夹有血块。拿热的东西捂一下小肚子,会感觉舒服好多。
但大热的天儿,大家都爱吃凉的,但要想除寒气,应该吃些温热的食物,夏季可以“热食凉服”,如红糖姜茶,夏季可以放置常温后再饮,这时,我们虽然喝的不是热饮,但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性食品。
冻疮
冻疮在冬季发病,常常复发。如果在夏天病情走下坡路时积极防治,一般来讲当年冬天即可见效。
方法:准备一盆4℃左右的冷水和一盆温热水。先将以往长过冻疮的手、脚等部位,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再放到冷水中浸泡5分钟,冷热交替反复3~4次,最后以热泡结束即可。
三伏天,几个注意事项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分钟-30分钟。
2.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3.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 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4.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这样做,舒服度过三伏天
1.解暑吃点“苦”
苦瓜、苦菊、窝笋、生菜等苦味菜,即可清炒又可凉拌,烹调时加些辣椒、蒜,可以防止寒凉过度。
2.饮热茶或温水
汗液蒸发可带走体表的热量。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不过热茶不应超过 60 ℃ 。
3.喝一碗小暑三豆粥
中医认为,赤小豆有消肿解毒、利水除湿、行气健脾等功效,可以防治夏季易发的食欲不振、腹泻等不舒服的情况。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