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戏楼早已淡出百姓生活,但在北京市延庆区却常见手握“戏楼灯笼”的民间舞者,活跃在乡村的高跷表演中。2021年6月10日,延庆区永宁镇西关村村民时金亮,还获评“戏楼灯笼非遗传承人”。学者分析,把灯笼做成戏楼造型,印证了戏楼建筑在过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而诙谐幽默的高跷表演背后,蕴藏着百姓内心深处的乡愁。
今天(2021.6.12)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的非遗活动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戏楼灯笼所蕴含的风土人情,恰恰与之不谋而合。
乡村高跷表演 戏楼灯笼成“夜场道具”
6月4日,星期五,时金亮载着6盏戏楼灯笼,驱车前往延庆镇新白庙村,参加一场民间组织的高跷会。随着天色暗淡,演员们开始绑高跷、换戏服,时金亮将戏楼灯笼放在私家车车顶,依次打开电源开关,色彩浓艳的墙壁、金光熠熠的梁柱,舞台、帷幕、飞檐一应俱全,引来不少村民围观。“只要看见戏楼灯笼,便是我们西关高跷来了。”因为与众不同,每每说起西关高跷,时金亮都难掩内心的自豪。
阁楼造型灯笼
时金亮的母亲手持戏楼灯笼,准备前往高跷会
傍晚的戏楼灯笼
铿锵的锣鼓、舞蹈的戏人,高跷落地时发出的清脆撞击声回荡在广场上,一副“公子”扮相的时金亮,握着戏楼灯笼手舞足蹈、神采奕奕,和秀才、老翁、媒婆等滑稽角色往来逗舞、眉眼传情。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50多人的表演队伍中,有10多人手舞戏楼灯笼,灯笼样式以古戏楼为主,还伴有阁楼和城楼造型。在夜幕的映衬下,戏楼灯笼五颜六色的光芒耀眼夺目。
时金亮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延庆高跷底蕴深厚,过去村村玩高跷,但随着时代变迁,耍高跷的人越来越少,好在“微信群”的出现,把延庆各地的高跷爱好者聚在一起,仅他加入的高跷群就有5个。大家除了自发组织表演,有的饭店开业还会邀请他们,一场“商演”下来,团队能收入一两千元甚至三五千元。但大家伙聚在一起,主要目的还是满足戏瘾,别的则无关紧要。
戏楼灯笼为高跷表演锦上添花,更让西关高跷独树一帜。时金亮祖居的永宁镇西关村,仍保留着70多人的高跷队,队员从17岁到70多岁不等,47岁的时金亮系中坚力量,他的父母、弟弟、妹妹、儿子也都会踩高跷。几乎每个周末,西关高跷都会在永宁城玉皇阁下豪放开演,浓郁的乡土氛围,远超延庆其他地区。
他能扎出戏楼灯笼 却没见过真正的戏楼
能够成为非遗传承人,除了会踩高跷,还得会手艺。延庆高跷表演中的戏楼灯笼,大部分出自时金亮之手。在时金亮家中,各式戏楼、亭台、楼阁灯笼摆满桌面,色彩浓艳夸张,乡土气息浓厚。卷棚顶、歇山顶、勾连搭、四柱三间…… 戏楼灯笼虽不比仿真模型,却也做到了形神兼备,构建得颇有法度。而时金亮坦言,他从未见过真正的古戏楼,也没有图纸可以参考,这些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建筑造型。
戏楼灯笼所需材料并不复杂。包括高粱秆、折元宝用的金粉纸、五颜六色的绸布、三合板底托、LED灯。工具有剪刀、台钳、老虎钳、烙铁、锥子、锉刀、卷尺、乳胶等。制作起来先将高粱秆缠上金粉纸,扎出方形框架,贴上彩色绸布,做出戏楼墙壁,待四壁拼合起来,再扣上做好的屋顶,LED灯安装在底托上,底托最后与戏楼粘合,一盏灯笼就此完成。
时金亮和他的作品
灯笼越做越多岂不成了摆设?时金亮透露,高跷群里常有人找他买戏楼灯笼,根据灯笼的复杂程度,从240元、260元到300元不等,这些年陆续卖出百八十盏。但这并非时金亮的主业,他的本职工作是出租车驾驶员。
制作戏楼灯笼的材料成本并不高。时金亮介绍,高粱秆长在自家农田,绸布是从做戏服的朋友那里寻的下脚料,最贵的LED灯不过10多元钱,而灯笼卖到两三百元,主要是工时费——做一盏戏楼灯笼需要3天,复杂的需要5天。就这样连玩、带做、带卖,虽然没法指望这个养家致富,但有这么多人喜欢,也让时金亮颇有成就感,同时督促他别荒废了手艺。
时金亮在家中预备的高粱秆
过去戏楼灯笼色彩单调 还容易引火烧身
戏楼灯笼起源于何时?是由何人创立?并无确切考据。时金亮的父亲时清书今年71岁,是土生土长的永宁西关人。在老人家的记忆里,西关村有耍戏楼灯笼的传统,老人的父辈就会踩高跷、耍戏楼灯笼。永宁城里过去有古戏楼,时清书还在戏楼前观看过河北梆子。他认为,古戏楼是戏楼灯笼的原型,遗憾的是没能留存下来。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查阅《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发现,明清两代至1945年,永宁城有布局严谨的庙宇40余处,其中古戏楼两座,一座建在泰山庙,一座建在城隍庙,戏楼戏台磨砖对缝,建筑彩画富丽堂皇,但现已无存。此外,永宁歌舞品种丰富,有高跷会、龙灯会、跑龙船等等。
在时金亮的儿时记忆中,外公杜世贵是西关村的瓦匠,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前夕,外公便坐在炕头上扎戏楼灯笼,他在一旁帮忙打杂,手艺就这样传承下来。街坊四邻办喜事,还经常将外公请去扎灯笼。时金亮判断,戏楼灯笼的历史有上百年。
在漫长的岁月中,戏楼灯笼并非一成不变,经过一次次的改良和创新,才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时金亮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上世纪70年代的戏楼灯笼,外表糊白色窗户纸,点蜡烛照明,不仅色彩单调,还时常发生火情;到了80年代,商店里出现彩色皱纹纸,很快被他们利用上,灯笼从此有了颜色;2010年以后,市场上出现LED灯,使用多年的蜡烛从此被取代,演出时再不用担心引火烧身,而皱纹纸也换成了结实耐用的绸布。但让时金亮颇为遗憾的是,前两年收拾房子,翻出外公用窗纸糊的戏楼灯笼,却没能保存下来。
传承好非遗项目 需要从中发现快乐
6月10日,延庆区发布非遗项目第一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延庆博物馆,延庆区文旅局领导为来自文学、曲艺、民俗、舞蹈、传统技艺等领域的31位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时金亮凭借“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获此殊荣。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延庆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随着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的确立,他们除了要为其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还会逐步建立健全非遗项目的历史档案。
时金亮拍摄
“每个人都可为自己寻找一个快乐的理由。”时金亮认为,戏楼灯笼的文化生命力,源于能为群众带来幸福感,他很享受这个制造快乐的过程。而在文化传承层面,戏楼灯笼从未给时金亮带来压力和苦恼,反倒是点亮了他的非遗之路。
2018年,时金亮携戏楼灯笼参加延庆区手工艺品创新大赛,获得优秀奖,并获得3000元奖金;2019年,延庆区巧娘园艺手工艺品大赛,戏楼灯笼获得银巧奖,奖金2000元;2020年,延庆区文旅局确定西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2021年,时金亮被确立为“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让时金亮欣慰的是,随着戏楼灯笼知名度的提高,永宁当地的幼儿园老师开始教孩子们采高跷,并从他这里借走4盏灯笼,向孩子们讲述戏楼灯笼的故事。
媒体关注也起到推动作用。因制作戏楼灯笼,时金亮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公司同事得知他会踩高跷、做灯笼,对他刮目相看,很多人从此尊称他为“时师傅”。时金亮的一位老乘客是大学教授,还建议他和婚庆公司挂钩,利用戏楼灯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传统戏楼已成往事 戏楼灯笼价值独特
对话人:《北京古戏楼》一书作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
北青-北京头条:西关高跷表演中的灯笼道具,为何会是戏楼造型?
梁欣立:古戏楼、古戏台,最早用于祭祀和祈神活动。随着时代变迁,戏曲表演成为戏楼的主角,上至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观戏为精神享受。时至上世纪50-70年代,表演革命样板戏、村里公布大事小情,大多还在利用古戏楼。因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戏楼都是乡村重要的聚集地和公共建筑。时金亮师傅祖居的西关村,因地处永宁城西门外而得名,明清两代的永宁城寺庙繁多,其中不乏古戏楼。因而推断,戏楼灯笼很可能脱胎于永宁地区的古戏楼,其中蕴含着当地百姓对乡土文化的精神寄托。
北青-北京头条:北京的古戏楼现存多少座?
梁欣立:北京的古戏楼在历史上有过几百座,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是北京戏曲发展的兴盛期,纵贯古今的剧情故事都依托戏楼演绎。但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民众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观看传统戏曲的人越来越少,导致很多戏楼荒废,改变原功能,甚至被拆除。通过实地调查,北京古戏楼现存60余座,基本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延庆区保存有10座,是北京的戏楼大区。遗憾的是,永宁古城的戏楼未能幸存,因此时金亮从未见过古戏楼,也就不足为奇。
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西五里营村的清代戏楼,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青-北京头条:在非遗领域,戏楼灯笼具有怎样的突出价值?
梁欣立:作为区级非遗,戏楼灯笼的保护级别虽不高,但其真实性和独特性非常突出。首先,时金亮制作戏楼灯笼的动力,完全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喜爱,并无经济压力和传承压力,他在自得其乐、享受其中的同时,还能为更多人创造幸福感;其次,高跷表演因戏楼灯笼而锦上添花,这是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冥冥之中蕴藏着文化传承的仪式感,这在北京众多非遗项目中独树一帜。值得思考的是,时金亮的戏楼灯笼技艺,源自祖辈传承、生生不息,间接印证了传统戏曲在永宁地区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北京青年报》2021年6月12日相关报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