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地标。以往似乎只为接待文物行家和历史爱好者而存在的博物馆,纷纷一改过去的高冷严肃,开始向社会各界群众展现亲和力。行进在广接地气的社会化、公益化道路上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呈现了哪些新面貌、新气象?而《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这本图文并茂的精致读物,正是通过荟萃个人视点所见和客观信息交互的一幅幅文博场馆全景画,来回答读者的这些关注。书中辑录的关于36家博物馆的美文,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栏目“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这一栏目着力介绍其中暂时还没能广为人知以及虽广为人知但观众知之不深的博物馆。
恭王府后罩楼夜景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凿井碓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供图
36家场馆,如同行列排头的仪仗队,显示出一道道鲜活动感的系列风景,使得读者可以从纸面上,以阅览图文的方式,来领略文博场馆的崭新风貌。可以说,这本书有为近年来中国文博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程做一阶段性的回顾和巡礼的意义。
全书开篇对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介绍,展现了它在大戏楼、西洋门、后罩楼、锡晋斋等建筑工艺上的奇异,着力挖掘这个依托古建筑群建立的一级馆,在促进文旅融合和营造活态文化空间方面的独到作为。像这样对博物馆中常人所知不多的一面,作出深度揭示的,还有很多,如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此外,本书对其他如宁波、温州、泉州、鄂尔多斯、山东青州等地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连接的民族、地域和商贸、产业及人文发展的丰厚历史资源的介绍,对一般读者来说,也更具有拓宽视野、增进知识的助益。
最为难得的,是无论介绍哪家一级馆,作者都采用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实地观感和个人视角的写法。这很像传统的纪游写景散文,但在交待游踪、描摹场景与藏品细节时,它又比一般的文艺性散文干脆、明快、洗练、精确得多。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传承两千年井盐文明》中,有这样的段落:“沿着绿荫下的青石阶梯拾级而上,进入序厅,一座古铜色盐工凿井雕塑赫然在目。盐工身材魁梧,手握200多斤重的凿井钻头(俗称铁锉),正用力凿向脸盆大小的井口……”
又如《大庆博物馆:史前动物化石的视觉盛宴》中,对大庆远古生态的形象勾绘和由此引申的省思体悟:“在第四纪更新世长达2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里,这里曾被辽阔的松辽古大湖所覆盖;及至距今2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巨兽猛犸象主宰这片土地,披毛犀和东北野牛也不甘寂寞、跃跃欲试……人类诞生且依然生活在第四纪,人类当前主宰着这片土地,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夹叙夹议的句段,将散文式的主观刻画与新闻报道的客观陈述穿插、融汇为一体,对博物馆馆藏器物和主题陈列做了生动精当的概括,给读者带来的感受,实际上比现场参观的直接见闻更细致、更深入,也更确切、更丰富。也正因此,通读整本《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完全称得上是一趟纸上漫游博物馆的深度体验之旅。尽管囿于篇幅,书里对每家博物馆都只能择其藏品之精华,做以点带面、以少总多的展示,但绵密细腻的文字说明足可弥补走马看花、浮光掠影的直观印象缺失。
当专栏收集成书,单篇聚为整体,一册在手,纵观遍览,文物之繁盛与诉说它们风采流变故事的文体之雅致,愈显相得益彰。再加上编排成书后,配图照片大量增添,通过全彩印制和精心装帧,原来在报纸版面上未及显现或不够明晰的藏品与场景的图片,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的机会。
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表明,报纸上的博物馆漫游之旅,确有整合转化成图书的必要。期待不远的将来,还有更精彩、更好看的续集出版。
原标题:你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纸上漫游博物馆
文/李林荣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