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每次回家的必备项目,就是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3 19:00

春节因疫情,我未回河南老家。虽然第一次在京过年,但我的内心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因为暂时躲避了春节的应酬,应酬中的寒暄,寒暄中的尴尬。

这种轻松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一转眼入春,又一月至清明,我仍旧未回。我妈常问什么时候回来?我常说等五一回去吧,放假时间长。时间太奇妙了,随便走过一个不明确的长度,便引发了人们的情感。我的轻松感觉没有了,甚至还有些因没有及时回家看看父母带来的负罪感,我想我多少是有些想家了。

五一回家。

尽管气温提示着人们夏的到来,我的心情却还处于冬的春节。我的五一,就当春节去过了。回到家中的第二天,我哥开车拉着爸妈和我,一同回到农村的老家,见见亲戚们。

从一片土地到不远处的另一片土地,天一层层放远,地又连绵在一起。许久不见的人,深处的情感仍旧紧密联系。只不过,那一刻的相见必须由语言传达,倒不是去说总也说不尽的话,而是指人的声音。不论多久没见,微信的文字表现多么想念,朋友圈的照片多么清晰……都比不过声音。

见面时,人们的声音一出来,就回到了这一片土地上。声音包含着语气、节奏、情感……有声音就有了脸庞,就有了身躯,就有了活生生的生命。声音,能让人永远留在某个时段之中。

我与亲戚们交谈着,像极了小时候听他们讲话。爸与他们喝着酒,如同往日一样,两斤酒速速见底,他的舌头不自觉变硬了,说出的话更是硬气。

酒一见底儿,天也暗下来了,我们要回去了。

一上车,我说:“你又喝多了!”

“谁喝多了!俺没有喝多。”爸说。“舌头都喝硬了,话都说不成,还不多?”我说。“你别管我!我高兴!”爸说。“我多想管你是咧?”我说。“你就这样跟你爸说话呢!”爸说。“咋了!就这样说!”我说。“你现在下车,不用你回家!”爸说。“不回就不回!”我说。“我求着你,让你回来了?”爸又说。“你以为我想回来啊?”我又说。

我哥一个猛刹车,我们在车里颠簸了一下,安静了。哥说:“说说说!让你们说去吧!”

四个人,四个座位,挨着四个车窗,望向四个不同的方向。一路上,车里的我们如同天的暗夜一样安静。

我又流泪了,这是每次回家的必备项目。这一次也不例外,与爸的争吵如约而至。我心里又是重重一叹,不该回来,下次再也不回来了,尽管这样的想法仍旧是无用的必备项目。

接下来,又如此前的争吵一样,我们会进入“冷战期”。道歉的话不会轻易说出口,一家人的犟脾气到了一起,只能比着谁更犟。根据以往的经验,犟也会随着时间而消散。于是,和解只是在不声不响的情况下发生的,双方默认了忘记这件事,所谓“气消了”。

转眼间,我要回京了。去车站的路上,妈说:“回来也没有给你做几顿饭,应该给你包顿饺子,你最爱吃的。”“没事。”我说。“去那了,吃好饭,该买好吃的就买,别仔细。”妈说。“嗯嗯。”我说。“休息好,别老是喝咖啡,影响睡眠。”妈说。“知道了。”我说。“给你寄点牛肉烧鸡,你饿了加热一下就能吃。”妈说。“不用给我寄了,你们在家吃吧。”我说。

我哥踩了刹车,我们的对谈结束了。哥说:“弟,该进站了。”

与他们分别,走去进站口,我的心情复杂,开心吗?不至于。失落呢?有一些。轻松吗?倒没有。感伤呢?

我坐上车,一句话显示在了微信上,且带着些许的声音,把我的情感又拽了回去。

“照顾好自己,吃好饭,休息好。”爸发来。

“嗯嗯,你们在家好好的,少喝些酒。”我发去。

文/阳明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怀孕变大的脚丫 咋还缩不回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怀孕变大的脚丫 咋还缩不回去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生活|一个大一萌新 送给自己的入学礼物是学会骑自行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3
感悟|你好了,我就不疼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8
赏读|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人口结构家庭的特殊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1
生活|希望你每天都能早点回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6
赏读|经过了这次事件,拴妮子好像忽然长大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0
名家|迟子建:关于年货的记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