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冬奥•团队 | “中国技术”显身手 实战检测添信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1 07:33

50917.jpg

编者按:张家口古杨树,这个曾经宁静、荒僻的山谷,已悄然“生长”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三大场馆。这个山谷已不再遥远,观众乘坐50分钟高铁就能从北京到达太子城高铁站,换乘清洁能源巴士,10分钟就可到达古杨树场馆群。但为了让这个宏伟的场馆群高效运转,运行团队在背后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努力。

今年2月底,为期10天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雪上项目测试活动,在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进行。古杨树群场馆运行团队克服外籍专家无法成行的现实困难,抓住国内技术力量主导的机会,锻炼了队伍。“这次测试活动,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出还需要完善的环节,过程中也检验了场地,磨合了团队之间的配合。”古杨树群团队通信中心经理宋文威说。

先造湖,再造雪

对古杨树场馆团队来说,挑战是一个接着一个。从历时近四年的工程竣工,到2020年11月份迎来国际雪联专家对古杨树场馆群预认证,再到迎接场馆运行团队入驻,团队完成一次次任务,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升级。

据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孙小溪介绍,这个全新的场馆群刚落成,马上就要应对测试赛的考验。要办比赛,首先要解决造雪的问题,而造雪首先需要水,那就要先造湖。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看到,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道不远,一座景观湖闪着粼粼波光。这座湖泊,其实是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由古杨树场馆群建设的收集雨水、地表水和融雪水的水库。这里储存的20万立方的湖水,在造雪时派上了用场。

50921.jpg

据业主方介绍,场馆地面排布了雨水收集管。去年的雨水,雪融水都能汇集到蓄水池,通过两级泵站打到赛道上的净化池过滤,再通向造雪机进行造雪。28台造雪机要24小时三班倒,才能造出三个场馆比赛时需要的雪量。

造雪团队必须连轴转

这次测试赛期间,山地运行团队中的造雪队伍有66人,从去年11月25日到12月31日,一直在造雪。“最高峰时间,一天用28台造雪机,24小时三班倒着干。”孙小溪说。

当时,崇礼太子城地区夜晚最低气温达到过零下32度,但造雪机工作期间,还必须有人随时值守。“造雪别看就是用雪炮打出雪,还要有人根据风向,造雪量等因素,时刻调整造雪方向。否则雪就会铺的到处都是,无法满足赛事要求。”场馆团队人士介绍。为此,造雪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50919.jpg

据了解,比赛的用雪大户是冬季两项中心和越野滑雪中心的赛道。因为赛道不但线路很长,造雪的深度也有要求。赛道上需要把雪铺到50公分厚,还要压实。在雪如意跳台下方铺雪深度50公分就可以,但在运动员落地缓冲区那里,铺雪深度要达到1米。

在进行了第一次造雪后,山地团队还进行了二次补雪。“第一次铺到了50公分,结果过了年,赛场那里的温度升高了,我们又进行了二次补雪。补雪由于气温升高,只能在凌晨后补雪,造雪工和压雪车司机连续上班,极限时24小时在岗工作。”业主方介绍。

逼出来的“中国技术”

受到疫情影响,古杨树场馆群原计划举办的世界杯和洲际杯比赛,最终被国内运动员为主体的测试活动所取代。国外运动员和国外专家都无法成行,但中方技术团队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宋文威说,如果举办世界杯,团队就要邀请外国专家参与赛事,“聘书都已经拟好了,但是疫情的原因让一部分外国专家无法成行。这些技术环节包括竞赛管理,计时计分等等。竞赛管理方面,团队内各个项目的竞赛主任及专业NTO团队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测试活动的任务。计时记分方面由国家体育总局推荐,找了国内计时公司,基本满足了测试要求。在跳台滑雪比赛的计时计分方面,国内设备虽然还达不到大赛要求,但也积累了经验。”

此外,测试活动也检验了山地运营团队的压雪能力。测试赛期间张家口下雪了,大家本来挺高兴,但运动员的反馈是“雪还得压”。“刚下的雪,运动员说不爱滑,比较软,蹬不住。”孙小溪说。

50918.jpg

但业主方拥有一边压雪一边为赛道开槽的设备和技术,这就为测试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据业主方团队负责人介绍,测试赛期间,他们维护了24条压雪赛道,包括冬季两项和残奥赛道,越野赛道以及跳台标准台雪道。“造雪机人员都是自己的技术团队,压雪车人员也是中方人员。测试赛期间每个夜晚进行全赛道养护,白天对指定赛道压雪和开槽。压雪车和开槽设备都是业主方自己采购的,人员培训从2020年10月份就开始了。”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应对突发天气方面,场馆团队也编制了应急预案,包括面对大风天气,高温融雪,暴雪等特殊天气,如何进行场地养护的特殊预案。宋文威说:“我们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加紧造雪,包括采用提前储存的备用雪铺上雪道,最终运动员们的反馈还是比较好的。国家队还专门发来了表扬信,对我们的竞赛组织,训练,交通,现场体育展示氛围营造都表示满意。”

观赛取暖功能待完善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测试活动没能进行世界杯级别的演练。但古杨树群团队方表示,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包括场馆管理、反兴奋剂、场馆设施、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做到应测尽测,达到了测试目的。

50915.jpg

在测试活动中,团队方得到的经验中,如何更好地抗低温保暖,是工作人员需要为观赛嘉宾和观众考虑的重要环节。团队负责人表示,“古杨树场馆群是根据国际赛事要求建设的,不过,崇礼和欧洲天气不一样,在遭遇极端低温时,团队也遇到了挑战。我们团队人员第一次遇到出门十分钟,睫毛就被冻上的情况,都不敢眨眼,怕眼睛闭上就睁不开了。”

这也意味着,古杨树场馆群还需要增加具备取暖功能的临时设施。“古杨树群和其它室内比赛馆不一样,我们只有走出楼才能去场地办公,所以可用空间非常局促。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心只有两个技术楼,大家都要挤进去。观众方面的取暖设施方面,届时应该会设取暖大棚,里面有暖气,志愿者会进行服务和引导,保障观众有相对舒适的观赛体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褚鹏
编辑/张颖川

相关阅读
​冬奥会基础做“加法”: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加快转换
新华社客户端 2022-02-28
科普 | 冬奥会人工造雪为何受宠?
天津科普说 2022-02-11
聚焦冬奥|打卡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
新华社 2021-12-31
听张家口造雪人讲述雪道奥秘
光明日报 2021-12-29
瞰冬奥 | 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季两项训练周准备就绪
新华网 2021-12-24
瞰冬奥 | 古杨树场馆群经受考验 “雪如意”、“冰玉环”背后故事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6
瞰冬奥 | “古杨树“以冬奥标准迎接跳台选手试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3
瞰冬奥 | 张家口赛区再迎测试赛 雪如意、冰玉环即将点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