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娃到哈姆雷特,濮存昕与藏族孩子的戏剧蜕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08 21:44

中国剧协主席、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因为一群藏族孩子演绎的《哈姆雷特》,一下多了两个头衔——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以及导演。

濮存昕为学生排戏

5月7日、8日,其为上戏表演系首届西藏本科班执导的普通话、藏语双语版《哈姆雷特》在上戏实验剧院登台。2017年入校时还不知戏剧为何物、普通话尚不流利,甚至暑假回家还要放牛放羊、搬砖当服务员的藏族孩子,竟然用写意戏剧观在舞台上演起了莎翁戏剧。四年,他们从山南的放牛娃蜕变成为高贵的丹麦王子,棱角分明的五官、骨子里的自由放纵都让这个演出成为了最与众不同的存在。

仓央嘉措的天籁是送给丹麦王子的挽歌

吊扇、剃头椅、麻袋片、欧洲宫廷的制式服装,舞台上的一切几乎复制了林兆华戏剧工作室1990年的《哈姆雷特》演出版本,这部当年由林兆华导演、李健鸣担任翻译兼戏剧构作、易立明任舞台设计的演出,曾经汇集了濮存昕、倪大红、徐帆、胡军、陈小艺等一众实力派,如今再看,戏剧观念依然不落伍。而濮存昕的首次导演经历,就是带领这群来自西藏的孩子致敬当年那次伟大的戏剧表达。而他自己也在导演的话里写道,“30年前,我曾因林兆华先生导演的《哈姆雷特》成了好演员。”而在彩排结束后,濮存昕对孩子说,“你们不知道自己今天有多么精彩,然而这个精彩才刚刚开始……”

锅庄舞、仓央嘉措的天籁,藏文化元素为全剧增色不少。剧中,普通话和藏语版中的两位哈姆雷特,都是典型的藏族小伙儿,演起王子的放浪形骸十分自如。剧中伶人、天使等角色也仿佛就是为同学们量身定制,骨子里的圣洁质朴与能歌善舞注定让这台并不完美的演出定格永恒。据说濮存昕在排演藏语版时即便是不拿剧本,听不懂台词,也能准确把握演员表演的进程,足见这部戏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演戏还是放牛?这是个问题

首演当晚,22名学生同时被西藏话剧团录取的消息,让濮存昕长舒了一口气,这些天,他几乎每天都在为即将面临毕业的孩子寻求出路。担心因为甄别因为编制,有人不能进入西藏话剧团,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回到家乡继续放牛。

据班主任杨佳老师介绍,这22名同学是他们从成都和拉萨一个个挑上来的,其中牧区和山区的孩子居多。“去招生时,我原本准备了一套形体和台词的考核,但到了那才发现根本用不上。拿到一个小品,他们的表演是从相信出发,纯真且有逻辑性。”招生时的一个细节让杨佳印象很深,“小品中是一男一女吵架,即便是很激烈了,那个男孩子也没有去推那个女孩子,后来男孩子解释说,他的爷爷告诉他,无论何时也不能去推搡别人。而女孩子则是非常的羞涩,有一个细节是让一个女孩脱掉一只鞋,但她犹犹豫豫一直不好意思脱。直到进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他们都是这样的状态。那时还曾因为羞涩发生过一个小事故,排练时,一个女孩因为害羞始终不抬头,结果和另外一个同学撞上了,成了熊猫眼。”那段时间,老师们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在保留这种天然质朴的同时去打开他们,让他们放松。后来想到了即兴训练。“开始时因为他们的语言不过关,就用动作来弥补他们的台词。比如第一学期时我们就用高原音乐为他们搭建一座神山,让他们围绕在四周做各种生活练习。他们演人会紧张,但模拟动物却极其放松,普通话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去教,孩子们就是这样走过了四年。”

濮存昕不仅教表演,还送来了助学金

四年的陪伴,杨佳在孩子们站在毕业大戏舞台的一刻,激动落泪,“我被他们吸引,仿佛不认识他们”。零基础来到上戏,不知道戏剧、也不认识濮存昕,2018年,濮存昕以特聘教授的身份来到上戏时,同学们从杨佳老师口中听到这个名字时,没有任何反应,但他们和濮存昕的缘分从见面的第一天就注定结下了。第一次看他们做小品,濮存昕脸上一直写着问号,怎么会有这么质朴的表演?而这些年来,每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上戏做工作坊,杨佳老师都会请他们为西藏班来上一课,而这些人无一例外会被西藏班的孩子吸引。入校第一天,杨佳为了记住他们的名字想了很多的办法,出演哈姆雷特的扎西边巴罗布,杨佳昵称他“拔萝卜”,还有“白马”、“白馍”等等。因为太熟悉,杨佳从首演前孩子们的行为上看出了他们的紧张,“其实我的内心更紧张。”

四年,他们排了三部莎士比亚的戏,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几乎就是在用真实的情感在演出。杨佳说,“戏剧让他们懂得了感恩。22人中,14位同学需要依靠助学金来完成学业,而濮老师除了教授知识,还为他们拉来了一笔助学金。这些年帮助过这个班的人还有很多,上戏的羽绒服要2900多一件,孩子们很想也能穿上,但无奈买不起,后来相关部门的老师免费赞助他们穿上了校服。汇报演出租不起音响,学校各部门会为孩子提供帮助,而这部《哈姆雷特》正如濮老师所说,是孩子们心怀感恩带回西藏的礼物。”即将毕业,无论是食堂的阿姨,还是上晨课负责教学楼的老师,都表达了对西藏班的不舍。“拔萝卜”在自己的剧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抛开一切去换一片宁静,我愿那是永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濮存昕为上戏教师排《雷雨》 蘩漪被定位为求助的姐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濮存昕的《哈姆雷特》是她翻译的,知名剧作家、翻译家李健鸣离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简·爱》回归国家大剧院舞台,濮存昕:演罗切斯特,跳出舒适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沉淀30年后重读当年没演好的《海鸥》 濮存昕:身份转变只为寻找经典密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6
首届鼓楼西独角戏剧节开幕 众星捧角儿,独角戏不孤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5
莎士比亚458岁生日 濮存昕胡军卢芳用三种语言朗读莎翁名著
北京晚报 2022-04-20
濮存昕首度加盟,大剧院版《简·爱》远不止“有情人终成眷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8
这场演出前,濮存昕在后台黑板上写下“扎西德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