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
人民网 2021-04-24 19:24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

月球,火星,茫茫苍穹,中国人的千年飞天之梦正在不断实现。“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抵达火星上空,预计近期着陆;空间站核心舱已随火箭抵达发射区,即将起飞。地面,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各项应用不断走入千家万户。

无论是空间站核心舱,还是运载它的火箭,抓总研制单位都在北京。近年来,北京全力发展航天产业,大中小型火箭、卫星、高精度导航芯片等尖端产品不断诞生,形成“南箭北星”的格局,北京的航天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已经形成助推中国航天腾飞的强大力量。

空间站核心舱北京“发车”

4月23日上午,空间站核心舱器箭合体转运至发射区。长五火箭、天和核心舱,“娘家”都在北京。位于京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了长征三号、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一批大中型主力火箭;来自北部航天城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则是空间站核心舱、北斗导航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飞船等航天器研制的主力军。核心舱任务启动以来,两家单位的科技人员迅速组建团队,全力投入研制。今年1月17日,五院空间站任务试验队从北京出征文昌发射场。在发射场,队员们克服了高温、高湿等不利条件,反复测试、验证核心舱各部件的性能,确保如今“天和”顺利站在了起飞线。

在北京,装载更大航天器飞向茫茫星空的尖端装备技术已经取得突破。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我国首个直径2.5米级重型氢氧发动机喷管,可以耐3000℃高温。“喷管就是我们看到的火箭底部的喇叭,它将火箭推进剂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热能转化为动能,让火箭获得巨大的起飞推力。”科研人员说,目前我国大中型主力火箭,芯级直径多为3.35米或者5米,未来要研制直径更大的重型运载火箭,必须有更大的发动机喷管。现在,这一基础已经夯实。

北斗导航中关村“落地”

去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向全球提供服务。近一年来,北斗系统“天上好用,地面用好”的目标正在实现。

海淀北清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和芯星通公司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将芯片焊入评估板,连好数据线,接通电源,打开测试软件。短短数秒,芯片就解算出位置信息,定位轨迹显示,精度可达厘米级。

“这是我们研发的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代表了国内卫星导航芯片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领先优势。”和芯星通高精度产品经理刀礼洋自豪地说,今年这款芯片已经进入量产,它的初始定位水平精度就可达1.5米,通过云服务增强,更可以实现水平1厘米、高程1.5厘米的高精定位,“这为智能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行驶,市民驾车车道级导航创造了条件。”

航天星星之火燎原

在京骨干央企以关键技术、关键装备支撑中国航天拥抱星辰大海。同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凭借着灵活的运营模式和创新精神,在京华大地已呈星火燎原之势。

位于亦庄的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民营运载火箭研制企业。今年3月,该公司研制的“天鹊” 1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完成新一轮点火试验,单次试车时长4000秒,单台试车时长突破万秒大关,全面刷新了我国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的纪录。

距蓝箭航天仅百米之遥,另一家航天企业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的壮举。

京南的火箭研制产业和京北的卫星产业,共同构成了北京“南箭北星”的发展格局。北京航天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国商业航天30强中,16家北京企业上榜。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进一步发力航天相关产业。今年出台的《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巩固和发挥“南箭北星”的基础优势,支持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地面终端产业,到“十四五”末,打造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运营服务及核心软硬件、系统运控的卫星网络全产业链,培育北斗创新及融合应用的产业生态。

本报记者 张航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