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朋友圈屏蔽父母也是一种权利诉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13 15:44

你会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吗?光明日报在其微博账号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截至4月5日有26.8万人阅读了这一话题,1563人参与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3%的人会在朋友圈屏蔽父母。虽然调查仅限于是否屏蔽父母,但是在回帖中反映的意见显示,相比父母,领导和老师似乎更“不受欢迎”。

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二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增至12.06亿。可见,中国已全面步入微信时代。不仅是年轻人,一些中老年人,如果没有使用微信,便被认为落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的兴起,也加速了人群“圈子化”,如同学圈、朋友圈、同事圈、家庭圈等。另一方面,微信似乎阻碍了代际之间的沟通,不少子女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也不愿关注父母的朋友圈。

另有媒体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位子女中,虽然有17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有14人将父母“拉黑”。他们有的担心父母催婚,有的为了报喜不报忧,有的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也许有的父母知道被子女屏蔽或“拉黑”了,会觉得“很受伤”,毕竟,他们进入子女的微信圈,分享子女与朋友的喜怒哀乐,也是出于关爱子女的本能,并无“偷窥”的恶意。然而,在绝大多数子女的潜意识里,父母永远都是管理者的角色,在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很多都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和心情,因此,子女潜意识里避开束缚、渴望自由,就将父母屏蔽或“拉黑”。

事实上,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更多地出于对父母的礼貌和尊重。子女屏蔽或“拉黑”父母,也是一种权利诉求。做子女的也有自己的隐私,而且这种隐私是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的。比如,小时候,自己的书包和日记本,深藏着自己的隐私,因而成为父母的“禁地”;一些地方出台的保护未成年人法规,将“禁止父母翻看子女日记本”等条款纳入其中。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对于青春期的子女来说,手机和电脑也是父母的“禁地”,为了防止父母进入,不得不设置了密码。同样,如今的微信朋友圈中,也有子女的隐私,而有些隐私,是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的。

微信朋友圈屏蔽父母,关乎隐私无损亲情。对此,做父母的不应该过于反感,反而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子女的隐私,既是一种法律规范,也是道德和亲情的呼唤。特别是,子女的微信朋友圈,不愿受家庭和亲情的束缚,值得父母反思。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平稳、顺利地成长,希望他们的人生道路妥当、安全。然而,子女的兴趣和意愿,应该放在第一位,父母应多尊重子女的选择,从旁引导,不要因为过度干预而越俎代庖,损害了孩子在成长中的可持续性、成就感和幸福感。

文/张西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下班后微信朋友圈被迫为公司“营业”,算不算加班?
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4-04-04
北青快评 | 微信朋友圈小横线为何掀起大风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逃离”朋友圈,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坏
解放日报 2023-09-07
为了营销和扩大宣传,强制要求员工转发工作信息:“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工人日报 2023-07-03
“朋友圈”,公司怎能想占就占
工人日报 2023-07-03
北青快评 | 强制员工转发朋友圈被判违法是一堂警示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8
夜读|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其实过得都挺好
渡兰 2023-01-07
在朋友圈公开员工个人信息让同行慎用 浙江一理发店老板被判在朋友圈公开道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