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冠肺炎定义为“大流行病”,即表明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当时的世界无法想象,未来一年全球将有超过1亿人感染、260多万人因疫离世。新冠疫情如“无声的爆炸”,向人类发出无声警告。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一周年之际,人类值得深思这场疫情究竟向我们发出了哪些信号。
其一,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开始砍伐森林、抽干沼泽、筑坝挡河、水漫平原……地球曾经是一片蓝天绿地,但现在已经成了混凝土和塑料构成的商场。”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著作《人类简史》中指出,未来很可能看到人类不得不与自己引发的自然灾害不断拉扯较劲。“今天,人类正在让许多物种灭绝,甚至可能包括自己。”
新冠肺炎是继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西尼罗河热和裂谷热之后,最新暴发的又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去年就曾指出,如果人类继续大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并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病原体将越来越容易从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身上。“为了防止将来疫情再度暴发,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地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今年1月在谈及需从新冠疫情中汲取的教训时同样强调,人们应该认识到,人类、动物和地球的健康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各国需要从根本上加强监测和管理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之间的接触风险。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接关系人类自身的命运。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资料图: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其二,加大投入,以健康为发展基础。
“新冠大流行告诉我们,健康不能仅仅被视为强大和富裕国家的产物,而应被视为其基础。”谭德塞本月8日发表讲话时强调,新冠疫情凸显了健康的中心地位。“只要保护健康,一切皆有可能。当健康处于危险之中时,一切都处于危险之中。”
的确如此,一个健康的人才可能具有生产力、创造力与韧力。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试想,当整个世界都“生病了”,失去了“健康的体魄”,发展又将从何谈起?
新冠疫情冲击下,贸易受阻、商业停摆、经济衰退……危机当头,该怎么办?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太多真实鲜活的例子。有的国家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采取各项防疫措施,有效遏制住了疫情;而有的国家却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私利置于群体生命之上,放任病毒传播,酿成一桩桩人间悲剧。
犹记得一年前谭德塞在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大流行”时所说,一些国家已证明新冠病毒可以被抑制和控制,现在对于许多正在应对大规模聚集性病例或社区传播的国家来说,“面临的挑战不是它们是否有能力抑制和控制病毒,而是它们是否愿意这样做。”
其三,团结行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此次大流行也暴露出全球在健康领域的投入不足,各国在预防、发现和应对这类重大疾病暴发的能力存在不足和缺陷。
一年前,人们翘首企盼新冠疫苗能够带来抗疫曙光与希望。但当人类真正拥有疫苗时,生产与分发却都成为问题,可谓是疫苗有了,团结却没了。
今年年初,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在疫苗分发问题上,一些国家在“为蛋糕而战”,而经济欠发达国家的一线医护人员“甚至分不到面包屑”。有些发达国家囤积远超其人口总数的疫苗,但与此同时,一些贫穷国家却连疫苗的影子都见不到。
须知,在这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里,“疫苗民族主义”最终无法买回真正的健康与安心。毕竟,“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类似新冠大流行的全球性挑战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正如谭德塞所言,“我们应风雨同舟,团结一致。这是应对、恢复和重建的唯一途径。”
作者 薄雯雯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