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无数古迹和文物中,地位最为崇高的,殷墟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从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直接将其成为“新史学的开端”,就能窥见一斑。作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顶峰,甲骨文的发祥地……昨晚(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3》终于等来了它的现身。
本期节目中,除了有殷墟博物馆的亚长牛尊、陶三通、YH127甲骨窖穴的前世今生故事和观众们见面,国宝守护人还迎来一位“大牌”。他是《国家宝藏》开播三季以来唯一一位开过个人收藏展览专场的国宝守护人。
先来看看亮相的第一件殷墟博物馆国宝:亚长牛尊。它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器。这件亚长牛尊不仅是祭礼的酒器,还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在亚长牛尊的前世传奇中,国宝守护人吴樾饰演商朝“战神”亚长,带领大家探寻3000多年前的人们为何会铸造这样一件从未出现过的青铜器,以及它身上的特殊意义等问题的答案。
除了亚长牛尊,亚长墓中还出土了一个青铜手。关于其用途多年来有着各种猜测:有人说是权杖,有人说是捞食物的笊篱,甚至还有人说是痒痒挠……在本期节目负责来解答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考古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刘煜,副研究员李志鹏、王明辉组成的“最牛天团”。
此外,人类骨骼考古专家王明晖、动物考古专家李志鹏,以及冶金考古专家李煜还将从各自的专业出发,拆解“亚长”“牛”“尊”,而亚长牛尊挖掘的亲历者何毓灵则分享当时的挖掘场景,并解读殷墟发掘的意义。他们的解读还包括了究竟如何通过出土人骨确认亚长的性别、年龄、身高、官职,商代人是如何铸造如此精美的牛尊的等。
殷墟博物馆选送第二件国宝陶三通,样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的外形、功用,都跟现代排水的三通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意味着它蕴藏着的殷商时期城市规划理念、王朝都城面貌、城市文明的“密码”。在陶三通的前世传奇中,贾乃亮饰演手艺精湛的陶工垚,讲述他为部族安居,违抗族长命令,秘密改良陶三通的故事。
而在陶三通的今生故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南琪,为大家介绍了3000年前殷商的地下排水工程。在任南琪眼中,陶三通不仅是商人留给我们的历史遗存,更是老祖宗留下来警醒我们的神器。
称得上是《国家宝藏》开播三季以来最大“大牌”的国宝守护人带来的殷墟国宝是1936年6月在殷墟第13次发掘时意外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最终,从这个窖穴中共清理出土刻字龟甲17096片,占殷墟发掘出土甲骨总量的一半以上,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能与它比肩的大发现。
在YH127甲骨窖穴的前世传奇中,《国家宝藏》开播三季以来最大“大牌”的国宝守护人张信哲饰演了中国考古学泰斗石璋如,演绎安阳殷墟考古十兄弟为殷墟发掘,以及保护文化和延续文化命脉而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之所以说张信哲“大牌”,是因为粉丝们都知道他除了是一名歌手,还是一位收藏家,并且是《国家宝藏》三季以来唯一一位开过个人收藏展览专场的国宝守护人。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YH127甲骨窖穴和石璋如等十兄弟的故事,张信哲请来了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中国台北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前主任李宗焜担任今生讲述人。
现场,李宗焜分享了石璋如等十兄弟去往台湾之后的故事,以及他20年来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并解读YH127甲骨窖穴的内容与意义。
文/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