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后,洛阳城玄武门“重见天日”
光明日报 2021-01-16 07:30

记者日前从洛阳文物考古部门了解到,史上发生“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还唐的玄武门,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在千年之后“重见天日”。

玄武门遗址全貌

玄武门遗址初现全貌,唐宋两代遗迹叠压

玄武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大内的北门。《河南志》记载:“(宫城)北面二门,东曰安宁门,西曰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玄武门北曰曜仪城。”《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宫城)北面二门,中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

玄武门与应天门都具有重要地位,但两者又有所不同。应天门外是皇城官署区,而玄武门外是护卫宫城的驻军所在。如果说,应天门是隋唐时期皇帝开展政治、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那么,玄武门则是宫中军事事件的主要发生地。

在隋唐洛阳城玄武门下,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周复唐事件——“中宗复位”。一代女皇武则天,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此外,发生在隋唐长安城的“玄武门之变”,则开启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尽管玄武门的地位如此重要,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少量史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结合史料记载和勘探试掘,确定玄武门遗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唐宫路以北、玄武门大街以南、定鼎北路以东的原洛阳唐宫玻璃市场内。直到去年2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玄武门遗址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座城门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说,通过工作人员近一年的考古发掘,玄武门的建筑形制、沿革变化基本明朗。

如今,玄武门遗址已初现全貌。遗址之上,唐代城门、墩台、门道路土、城垣、马道、砖铺道路等与北宋宫殿建筑基址、水渠、花坑等遗迹上下叠压。考古资料显示,玄武门东西宽约35米,为单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两侧城门墩台东西与城墙相接,城墙内侧有东西长约50米的直坡式马道。至北宋时期,玄武门被废弃。

部分出土文物

北宋花坑遗迹中发现牡丹种植迹象

玄武门为何被废弃?石自社说,洛阳作为北宋时的西京,虽然宫城的大格局得以保留,但宫城内的形制布局有所变化。比如,北宋的宫城正殿为太极殿,其作用虽与武周时期的明堂相当,但建造的位置比明堂偏北了不少。这一变化使得宫城的中心向北偏移,宫城内部的形制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玄武门作为隋唐时期宫城大内北门被废弃。

玄武门被废弃后,北宋时期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座宫殿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四间,宫殿的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廊道,廊道之外又建有花圃。

“根据花圃中花坑遗迹的土质、行距、株距等信息,我们推测当时种植的是牡丹。”石自社说,花坑遗迹中的土壤显然不是本地土,而是专门调配用来种植的“客土”。这种专门调配而成的沙性土壤与原生土组合,具有保水、保肥、透气的优点,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此外,花坑遗迹的布局显示,所种植物的株距为70厘米至100厘米,与现代牡丹的种植习惯相吻合。

“花坑遗迹两侧的过道呈现出一宽一窄交替式布局,宽的地方是人的观赏通道,窄的地方是牡丹的生长空间。这与当代牡丹园的规划方式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种的就是牡丹。”石自社说,这说明当时牡丹的栽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具有了较高的园艺水平。

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考古人员去探索

石自社介绍,隋唐洛阳城历经隋唐、五代与北宋时期,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曾多次大规模营建修葺,但基本格局没有重大变化。

1954年起,考古人员通过详细勘探和重点发掘,探明了隋唐洛阳城城址规模和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又在宫城进行大规模考古工作,宫城中心区平面布局、宫皇城水系脉络均已基本清晰,为研究中国古代时期都城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和居民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前发掘的隋唐洛阳城的宫城正门应天门,不仅在中国都城建设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建筑格局对后世都城以及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都城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北宋汴梁宣德楼、元大都崇天门、明清紫禁城午门,均由应天门这种形式演变而来。

“而玄武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人员了解隋唐至宋宫城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和沿革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下一步的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石自社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玄武门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许多疑问需要考古工作者去探索。比如,考古人员在玄武门遗址内侧(南侧)发现了一座内瓮城遗址,这显然不是为防御而设,是否与玄武门外的驻军有关?考古人员在玄武门遗址外侧(北侧)的东西两侧发现对称分布的建筑基址,这种建筑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城门的管理机构所在?叠压在唐代遗址之上的宋代花坑遗迹中是否确实种植着牡丹,孢粉检测会得出何种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文/光明人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刘嘉仪

摄影/张怡熙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