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宏志中学建校20年 3200名宏志生考上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30 14:05

作为全国第一所,同时也是办学规模最大的专门招收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公益性学校,北京宏志中学今年已建校二十年。北京宏志中学日前举行“宏志教育”论坛活动,学校历任书记、校长、班主任和校友齐聚校园。

据悉,2000年4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北京宏志中学。该校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教书育人”和“教育扶贫”这两大光荣使命。从创办至今,宏志中学共有82个宏志班。3200名宏志生全部考上大学,其中65%的学生考上重点本科。

在活动上半场的宏志教育论坛上,北京宏志中学校长林剑解读了宏志生的成才密码。他表示,宏志中学把“德”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宏志教育以“公·勇·勤·朴”为核心价值观,以“立宏志·育宏才·报宏恩·创宏业”为办学理念,秉承“修德宏善,秉志笃行”的校训,营造“敬业乐群,知行合一”的校风;坚持“博学善导,贵和尚美”的教风和“乐学善思,求真崇高”的学风,努力培养具有“真挚家国情怀、超强责任担当、深厚人文底蕴、执著科学精神、持续实践创新、雅致健康生活”的宏志学子。

据介绍,二十年来,北京宏志中学深入剖析宏志生所需的“养分”,秉承“真挚家国情怀、超强责任担当、深厚人文底蕴、执著科学精神、持续实践创新、雅致健康生活”的育人目标,构建宏志课程体系,励志铸魂,励学敦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宏志教育诞生于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2020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向新时代,林剑提出了宏志教育将着重向两个方向发力。一方面,外去宏志模式,内敛宏志精神,注入常态教育。学校正在探索逐步淡化独立存在的“宏志班”,组建了由宏志生和普通生组成的“宏志精神实践班”,让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各取所长,让两类学生群体实现真正的融合,成功地实现了宏志精神的双向迁移。

另一方面,未来该校将构建七个协同发展中心,创新宏志育人方式微变格。通过建立数理(数学、物理)协同发展中心,文综(文、政治、历史、地理)协同发展中心,生化(生物、化学)协同发展中心,生命与健康(中医药、体育、心理)协同发展中心,语言(中英文)应用发展中心,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心、新闻与宣传中心,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同时,探究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把学科“重混”做好,更好研究七个甚至更多协同发展中心板块,助力新时期宏志育人方式变革。

WechatIMG15202.jpeg

活动当天,北京宏志中学的历任书记、校长、班主任、校友以及友好校代表齐聚校园,共话“宏志教育”。2010届宏志毕业生李傲轩和高三年级在校生张婉钰携手登台,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宏志教育。

李傲轩目前是中科院区块链与边缘计算实验室的一名密码学研究人员,在校时通过参加了北京市翱翔计划而与密码学结缘,又通过宏志中学与高校开展的合作项目,进入澳门理工学院就读。在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攻读完研究生后,回国加入中科院区块链与边缘计算实验室。李傲轩说:“回顾我自身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一切成功都起源于宏志中学。学校提供的平台,让我接触科研并选择科研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在面对学习和科研中的各种压力时,宏志精神鼓舞着我坚持下去。宏志中学的感恩教育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懂得回馈社会,回馈来自党和国家的支持。在校期间,学校组织了许多社区服务活动,教育我们感恩社会各界的支持。虽然已经毕业了很多年,但是这些大爱无痕的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回忆。”

品学兼优的张婉钰同学曾获得东城区“我和我的祖国·荣耀中国人”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回顾在校学习的点滴,她说:“是宏志中学给了我‘做梦’的机会,‘追梦’的勇气和‘圆梦’的信念。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前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我都不会轻易放弃我的梦想。因为‘宏志’,不只是一个称谓,不只代表家庭贫困和品学兼优,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为了助力宏志教育,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向北京宏志中学捐赠了图书,北京市慈善协会和北京景山学校也分别捐赠了“宏图励志奖学金”和“北京景山宏志教育基金”。

当天,北京宏志中学还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了一台异彩纷呈的“宏志二十年成果展演”。宏志中学首批入学的宏志生、曾被国家领导人探望的学生代表、毕业宏志生反哺母校设立奖学金的发起人代表等老宏志人纷纷登台,回顾他们在宏志的特殊记忆。如今在校的宏志在校学生则用朗诵、合唱和丰富多彩的社团表演,鲜活呈现了宏志教育的丰硕育人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建校300周年 北京市第二中学发布育人行动方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0
网络攻防对抗专家田志宏任广州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3-10-24
“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会启动 预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5万余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3
潘志平:教育在“亲情”中自然发生
中国教育报 2023-06-21
北京化工大学发布2023年高考招生政策 成立宏德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