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作 | “清莲滴露”雄安站投入使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12-29 09:59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工程,总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火车站。它既是实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节点,也是提供城市服务功能带动城市集聚发展的城市门户。

2017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院”)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法国AREP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市政院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方案投标阶段包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方案投标中获选,承担雄安站的设计工作。

2018年底,雄安站进入施工建设阶段,经过多个团队的持续努力,与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终于在2020年底使项目如期建成通车。未来,雄安站将成为我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站城融合建设的典范之作,也预示着新时代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配合过程中,崔愷院士作为首席设计师,对整体设计理念、建筑造型、室内空间、主要功能布局、绿色材料和技术应用等关键性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对项目价值取向和整体效果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中国铁设作为设计总牵头单位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整体把控和协调,对项目顺利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中国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负责站房整体造型设计,站台层、高架候车厅、东西进站广厅、南北换乘通廊等关键部位的建筑室内一体化设计,并和中国铁设共同确定总体设计原则、专业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负责重大技术方案和投资控制的组织研究确定,对建筑设计的高标准高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引领发展的规划理念

面对着广袤雄安大地上一马平川的农田,结合藤蔓城市理念,以现有村镇聚落为起点发展城市组团,村落之间的田野整合为城市组团间的绿廊,雄安站则成为蓝绿交融的新兴城市组团之心。站房实施方案的迅速确定,也极大地推进和有力地稳定了枢纽片区、枢纽核心区、昝岗高铁片区的规划设计,使得最初这一车站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规划构想得以实现。

站城融合的设计典范

站内功能空间与东西两侧城市通过地面城市通廊和城轨地下空间进行连通和融合,打破车站对城市功能的割裂,形成开放、自由、连续的城市公共空间。随着雄安站四角的片区集中和混合商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实现了该枢纽片区站城、产城、绿城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枢纽与城市交通一体化、站城空间一体化、站房内外功能一体化。

便捷高效的综合枢纽

针对站台标高位于地面以上16.4米的设计条件,本着集约建设、方便旅客的设计原则,采取站桥一体的线下候车厅和高架侯车厅相结合的双层立体候车形式面对不同旅客群;结合出站夹层和南北侧车场在站房中央设置联系通廊,实现南北联通;结合十字立体交织的地铁和轻轨线路设置横纵立体的双向换乘通廊。

生态创新的绿色建筑

从最初 “绿色大地上的露珠”的设计理念,到后来大众口口相传的“清莲滴露”的建筑形象,都清晰地揭示了雄安站作为绿色生态车站的特质。椭圆形屋顶上柔和滤光的阳光板保证站台的通透明亮;4.2万平方米的光伏板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不但能够满足照明用电需求,而且像素化的排列宛如水波泛起的涟漪波光体现了雄安的水文化;京雄车场和津雄车场之间拉开的上下贯通的“光谷”,将自然光线和景观引入室内,从光谷中穿过的联系天桥两侧设置有机种植绿墙形成极具生态示范意义的“绿谷”,承载了雄安大地的农耕记忆。

精细巧妙的营造技术

“高级灰”的混凝土开花柱和闪银色的钢结构一次成型不作多余装饰,展现出自然有力的结构美;借用H型截面钢柱对排水管系统进行精心组织,并以榫卯形式获得的“宫灯柱头”展示了传统形式和现代技艺的巧妙结合;获得国家专利的双向滑动支座解决了大跨度屋盖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结构分缝不对应的技术难点;西立面高25米宽120米的大跨弧形幕墙采取单竖索结构,点驳接件无多余构造,通透明亮简洁大方;东西立面站名标识牌创新性地采用亚克力无痕构造技术将标识和幕墙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进站厅高10.2米宽77米的巨幅网屏将信息展示、文化传播、室内装饰、艺术装置有机结合,成为面向城市的独特风景。

编辑/赵晓力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明年投入使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五一我在岗|用智慧和奋斗为雄安站插上科技的翅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1
安九高铁庐山站西站房投入使用
中国新闻网 2022-04-28
京雄城铁雄安站新月公园开园迎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7-04
视窗|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新华社 2020-1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