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与贫困山区的“陪伴式成长”
光明日报 2020-12-10 10:40

选派优秀在校学生到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的探索,被作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校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科技扶贫模式,被作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和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的校地合作处,获得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西南大学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教师教育方面的学科优势,“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参与脱贫攻坚,引导师生“带着课题走垅”。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成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大课堂。日前,记者走进了这所大学。

把“苦黄连”变成“甜蜜的事业”

“不吃黄连苦,怎知生活甜?”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武陵山区、三峡库区于一体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曾经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石柱人种植黄连的历史有700多年,但由于种植方式落后等原因,只能“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2003年,西南大学按照一个院系对口一个乡镇、一个专家团队对口一个产业的原则,与石柱联合启动“县校合作”科技扶贫新模式。学校设立县校合作办公室,派专人常驻石柱负责校地对接、项目落实和专家服务;设立石柱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科研人员围绕黄连等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整合多学科组建科技研发团队和文化产业开发团队,开展从产业规划、种植技术、产品研发到文化培育的全程全产业链服务。

分别由药学院教授李学刚和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阡领衔的专家团队,通过“石柱黄连病害诊断及控制研究”“石柱黄连种植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策划”等30多项联合攻关,攻克了黄连根腐病防治难题,指导黄连种植户建成规范的种植基地,推广“黄连-天麻轮作”和“黄连连作”,使石柱黄连种植户年收入达到3万元。

到2019年,石柱县黄连产量已占全国60%以上,石柱黄连交易所年交易量已占全国80%以上。现在的石柱黄连,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10个中药材大品种之一,还成功申报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跻身“中国黄连之乡”的石柱,“苦黄连”成了“甜蜜的事业”。乘势而上,石柱县又通过“示范几户,带动一村;示范一村,带动一镇”,变成了“中国辣椒之乡”“中国长毛兔第一大县”和“中国最大莼菜基地县”。

将专家大院建在田间地头,将文化技术送进千家万户。西南大学通过校地合作持续推进科技下乡工程、乡村振兴服务工程和人才帮扶工程,将“酸甜苦辣”都做成了“真学问”、大产业。

持续20多年,西南大学的专家团队通过“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全程全产业链服务,将重庆忠县变成了“半城山水满城橘”的全国柑橘种植技术示范区,带动了全县20多万名果农增收致富,其中1.6万户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在拥有上千年李子种植历史的重庆巫山,专家团队提纯优选品种,示范先进技术,将巫山脆李“升级”成个大质脆、酸甜适度、汁多味香的“中华名果”,巫山也由此“升级”为中国脆李之乡。

吹“牛”教授的牛脾气

左福元在重庆丰都推广肉牛养殖已经20多年了,当地人喊他“吹‘牛’教授”也已经喊了20多年了。

1998年,左福元以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草食专项首席专家、西南大学教授的身份,到县城跨江整体搬迁的移民重点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丰都调研后,建议将肉牛养殖作为“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产业。还没有亲眼见到“肉牛”的丰都人,很快就给四处游说的左福元送上了“吹‘牛’教授”这个外号。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吹‘牛’教授”还真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牛脾气。

2000年,左福元牵头启动了对当地“农耕牛”的改良项目。2001年,他又将自己领衔的一个肉牛养殖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放到了丰都。此后20年,左福元的“肉牛团队”先后在丰都开展了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集中攻关,逐一解决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优质种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等一系列难题,一步步将丰都变成了国家肉牛优势产区县、全国肉牛产业大县、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和全国产业扶贫示范县,让全县近3万名农户通过肉牛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57岁的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张盛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魔芋研究和推广。魔芋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有时从一个种植点到另一个种植点就得在拖拉机上颠簸整整一天。用于推广的魔芋种芋很重,表皮脆弱,轻微碰撞都可以导致发病腐烂,所以越是颠簸越要腾出手来护好种芋,张盛林和团队成员为此经常摔得头破血流。

2009年,石柱县引进了200吨种芋,最后收获的魔芋还不到100吨。张盛林先后10多次到现场研究种植失败的原因,然后带着团队从选地、调种、地块准备、播种、防病到除草,每个环节都守在种植现场指导,最终使每亩魔芋的收入提高1万元以上。

1985年至今,张盛林已累计推广魔芋120余万亩,新增总产值超过12亿元,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还连续4次当选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会长。

主持国家科研专项《雅鲁藏布江中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期间,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渔业技术综合实验室主任吴青连续几年“扎根”青藏高原,取得了野生鱼栖息和繁育、野生鱼人工养殖驯化等多项研究成果,为西藏渔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技术数据。2017年11月,由吴青主持完成的《关于在西藏林芝市开展10年禁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林芝市采纳,成为西藏第一个全面禁渔令。

“生态”和“生计”的和谐统一

“多次参加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让我有幸见证了精准扶贫政策如何精准地惠及千家万户,看到了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一年一年的变化,也收获了一点一滴的感动和力量。”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王子羿,本科期间就参加了廖和平教授领衔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和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这期间他记住很多地方、很多数据,也铭记了很多“说起来就要流泪”的人和事。

廖和平从2015年起每年都承担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和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任务。她和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每年都要带着几百名学生“到最贫困的乡村去”,几年来调查走访过全国200多个贫困区县、2000多个贫困乡村。在现场调查核实的同时,也从贫困地区越来越多“发自内心的笑容”中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的效果。

在评估过程中,专家团队特别重视探索高质量脱贫路径,总结各地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海拔1550米的巫山县邓家乡石多土少,廖和平带领团队在开展精准扶贫调查评估的同时,为当地编制了基于废弃村庄用地复垦和低效宅基地再利用的土地整治规划,由专家团队推动的两个复垦项目使156家农户获得了909万元补偿,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505万元,实现了“增收”和“增绿”、“生态”和“生计”的和谐统一。

西南大学不仅是历史性转变的见证者,更是投身其中的建设者,彰显了高校的责任与担当。2019年9月定点扶贫云南省昌宁县后,西南大学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推动科技与人才并重、产业与教育并举、扶贫与扶志并行,几个月时间便有300多名专家教授克服疫情影响前往昌宁,建立“魔芋专家工作站”和魔芋、枇杷、茶叶示范基地,为当地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近千万元,购买和促销农产品近千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两千多人次。

文/记者 张国圣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