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参观过“设计上海2020”和“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今年30岁的独立设计师罗维近日又出现在广州设计周的现场,期间还见缝插针地去了次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
然而奔走在各类展会的罗维却发现,近年各类展会展出的乃至获奖的设计作品,能在市场上推出的并不多,甚至一些企业、机构为征集产品而举办的比赛,获奖作品最终也难觅踪影。
“文创产品不是简单的设计作品,成本、市场、适用度都必须考虑。”在不少从事文创开发工作的业内人士看来,文创设计与纯粹的艺术不同:“设计对应的是工业,绝不是一场自顾自的狂欢。”
像是一个形象的隐喻——“设计上海”与“手造博览会”同期举办,分别位于世博展览馆的楼上楼下。罗维前往参观时,却被告知必须从不同的门进入——从楼上到楼下,还得绕一条漫长的路。
“设计上海2020”上展出的青年设计师作品
漂亮的图纸,仍然只是图纸
在设计机构、文化公司、教育培训多个行业转了一圈,30岁的罗维决定辞职“单干”。但去年底接到的一单文创产品开发业务,因疫情影响上家无法支持后续生产。罗维决意自己将这批产品做出来:“一开始的设想是小规模生产,就算无法供应市场,也可以作为样品提供给今后的合作方。”
然而联系到生产厂商后罗维才被告知,不仅产品500套才能打样制作,就连包装盒也要达到基本的“起订量”,“产量越大成本才能被均摊稀释”。罗维反复计算成本,还是决定放弃:“设计师如果自己没有销售渠道,那设计出来的作品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是将设计图纸实体化的途径之一。罗维的朋友张磊在广州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业余仍坚持自己画设计稿。有一次他参加一场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设计比赛,几何造型的竹编灯具进入复赛,由此得到比赛方的资金支持,得以将图纸实体化。
“比赛主办方的资金支持并不多,只够生产一个样品用来比赛。”即便如此,张磊在制作过程中仍感到工匠与设计师要求差距之大:“因为造型复杂,手工制作在很多方面难以达到标准。”最终张磊用两个月的业余时间完成了整件作品的制作。虽然最终获奖,但这款作品因为成本太高无法量产。张磊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几次展览,感兴趣的人不少,但听到上万的价格都望而却步。
“成本过高、缺乏销售渠道,这是横亘在设计师和市场之间的两座大山。”罗维近期频繁参加文创类展会,一方面寻找可以代工的厂家,一方面寻找愿意贴牌出品的品牌。在手造博览会上,他看到的更多是和自己一样“单打独斗”的手艺人和设计师,作品卖出一件就少一件;在设计上海展上,大小品牌更关注的是消费方:“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的开发团队,有些品牌甚至可以像快时尚一样,快速‘借鉴’‘拼贴’出新设计。文创产品不像网文、影视作品那么受关注,即使‘被借鉴’,也闹不出什么水花。”
品牌“手心里”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文创产品是工业品,不是艺术品
“很多年轻设计师喜欢跟我谈创作理念,但我会反问,‘你的产品能解决用户什么需求’?”设计上海展览现场,一家家居品牌的现场负责人表示,“设计”是提升产品使用感受的关键,“文创”概念的流行说明人们收入增加后对生活品质提升有需求,“但本质上还是追求实用、需要量产的工业品,而不是孤芳自赏但求知音的艺术品。”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有些设计师错误地将“品质提升”狭义地理解为“好看”。“颜值当然很重要,但只有颜值的产品不是好产品。”据其介绍,该公司研发团队有年轻人曾提出设计一块凹凸不平的桌垫,既是装饰又能隔热。但他看到后提出疑问:高低之间的缝隙清洗是否方便?凹凸部分只能放稳特定大小杯子,大的盘子怎么办?最终这一方案被否定。
在设计上海展上,来自江苏一家复合家具品牌代理店的负责人陈先生也举了一例:该公司代理的某意大利品牌名师设计的“外星人”榨汁机,造型独特好看,但销量“非常一般”:“用户都说是买回去摆着好看的。因为比起市面上很多榨汁机,这款既不好用效率又低。”
罗维也坦言,设计师最大的能力是“妥协”:“不光是向市场妥协,还包括向生产方妥协。”他回忆,自己曾为某品牌设计过一款特殊造型的杯子,但表面凹痕厂家没办法精准实现,最终改成了印制图案:“设计师当然不愿意改设计,但工艺达不到就是达不到。不要小看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断掉都会阻碍产品落地。”但在手造展上,他询问过好几件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得到的答复都是“只此一件”:“这是手工艺与设计产品的差异。”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设计过程应是“反其道而行”:“先聆听市场需求的声音,根据需求核算成本,了解供应方工艺后按能力设计。”
陈先生表示,国外不少设计类比赛会控制成本,甚至将成本把控本身作为比赛的因素,还将成品直接以限时店等模式进行销售,直面市场。
从“设计师”“手艺人”到成熟的商品还有很长的路(资料图片)
从设计师到市场如何完成产业闭环?
不少文创类比赛的宣传语中,往往有“设计与企业对接”这一项。
然而一些比赛的组织方透露,虽然他们会尽可能多地邀请商家或积极推介,但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的并不算高。“我们需要参赛的设计师,也需要企业,两边都不敢得罪。”
曾参与组织此类比赛的唐女士透露,参加文创比赛、展览的大多是设计师、专业院校师生、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等,各自的心态也很不同。有些人参赛是“图名”:“比如某位在微博上有200多万粉丝的‘设计师’,晒出来的都是设计图,几乎没有成品,参加比赛就是为名。获奖一定程度意味着专业认可,生不生产根本无所谓。但比赛方也希望有这样的‘网红’设计师来带动名气。还有些高校师生,也不在乎作品能不能落地,如果能得奖,即便不能成为晋级、求职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加分项。”
“图名”的不止这样的设计师,还有一些企业。“有些企业愿意赞助比赛,可明里暗里开出的条件就是让自己旗下的设计师作品拿奖,有些作品你一看就知道水准在哪儿。”
“这两年文创概念很火,但对于那些坐拥大IP的博物馆、美术馆来说,‘文创’根本不叫‘开发’,该叫‘选品’。”一家小型美术馆的负责人吐槽:作为销售终端,这些机构根本不需要设计师,只要联系厂家贴上自己机构的IP元素即可。“如果是找知名品牌合作,那就是‘联名’,何苦再花钱买设计师的产品版权?倒是我们这样的小型机构,想要开发文创产品缺少IP;请设计师,销量又撑不起成本。”
因文创商店“出圈”的上海昊美术馆则走了另一条路:美术馆的商店销售的全是已经成名的设计师产品和艺术衍生品,不光美术馆自带店铺,还搞网上拍卖,甚至开出独立商店——他们并不需要通过比赛或合作来开发文创产品。
坐拥“大IP”的博物馆美术馆有强大的优势(资料图片)
在罗维看来,文创产品现有的销售渠道大多为文创集合店、旅游景点等“毛细销售终端”,作为产业链条上游的设计师无暇顾及,参加比赛和展览仍然是自我推广最高效的渠道。但他也渐渐体会到,触动消费者必须依靠产品本身:“过去我们认为的文创1.0版是简单地为现成产品贴上文化符号;2.0版本则是设计改造使其更美观实用;但3.0版本的文创产品应该优雅地解决消费者需求‘痛点’。”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会发现,赢得比赛并不意味着找到市场。各类比赛也会发现,要把企业纳入评审范畴,提供深度的对接机会。”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依然看好文创产品的未来:“生活需要更多的便利和趣味来点缀。”
文/上观新闻记者 简工博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