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团队发表新冠尸检研究:病毒或能通过鼻子入侵人类大脑
澎湃新闻 2020-12-01 17:1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ARS-CoV-2不仅影响呼吸道,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实际上,超过1/3的COVID-19患者会出现嗅觉和味觉丧失、头痛、疲劳、恶心和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此外,也有报道病例显示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和意识受损。

一支由德国多家研究机构组成的团队认为,尽管最近也有研究描述了在大脑和脑脊液(CSF)中存在病毒RNA,但目前尚缺乏真正的SARS-CoV-2感染的证据。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一项旨在了解SARS-CoV-2如何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分布的大脑和周围组织的系统尸检分析。

当地时间11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研究团队完成的一项尸检研究,报告称SARS-CoV-2或能通过鼻子入侵人类大脑。这一发现或有助于解释在COVID-19感染者身上观察到的一些神经症状,并有望为感染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提供借鉴。

该研究题为“Olfactory transmucosal SARS-CoV-2 invasion as a por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ntry in individuals with COVID-19”,通讯作者为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学院的Frank Heppner。

Heppner及其同事研究了33名(22名男性和11名女性)死于COVID-19的感染者的大脑和鼻咽(喉的上半部分,与鼻腔相连),这里被认为可能是病毒最先感染和复制的位置。这些感染者去世时中位年龄为71.6岁,从出现COVID-19症状到死亡的中位数间隔为31天。

研究团队在大脑和鼻咽中发现了SARS-CoV-2的RNA和蛋白,还在鼻咽中检测到了完整的病毒颗粒。其中,嗅黏膜发现的病毒RNA水平最高。他们指出,疾病病程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呈负相关性,说明病程越短的感染者,其体内发现的SARS-CoV-2的RNA水平越高。

研究团队还在嗅觉黏膜的特定细胞类型中发现了SARS-CoV-2刺突蛋白,在一些感染者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的细胞内也发现了SARS-CoV-2刺突蛋白,这说明嗅感觉神经元可能受到了感染;接收嗅觉和味觉信号的脑区中也发现了SARS-CoV-2刺突蛋白。神经系统其他区域也发现了SARS-CoV-2,包括大脑主要的呼吸和心血管控制中心延髓。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SARS-CoV-2利用邻近的嗅觉黏膜、内皮和神经组织,包括精细的嗅觉和感觉神经末梢,可通过嗅觉黏膜的神经-黏膜界面进入神经系统。随后,SARS-CoV-2似乎跟随神经解剖结构,穿透了特定的神经解剖区域,包括延髓。

研究团队最后强调,仍需开展包含各种样本的COVID-19尸检研究,来确定介导该病毒进入大脑的确切机制,并寻找其他可能的入侵路径。

文/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新加坡尸检发现新冠感染不是病毒引起的?这个玩笑开大了……
科学辟谣 2023-01-06
“长新冠”与大脑神经炎症相关:脑内小胶质细胞高度活跃
澎湃新闻 2022-06-07
美国1300万人研究:即使接种后新冠感染死亡和疾病负担仍高于流感
澎湃新闻 2022-05-28
法国最新研究:新冠感染后遗症可能导致不育和大脑老化
科技日报 2022-03-23
《科学》:类SARS病毒每年从动物传染人类可能达数十万次
澎湃新闻 2021-09-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