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后疫情时代澳大利亚出生率不降反升 如何为母乳妈妈打Call
北京青年报 2020-11-28 15:30

随着综艺《新生日记2》和韩剧《产后调理院》的播出,大家对新生儿家庭的探讨频上热搜。今年新冠疫情以来,人口学家预判新生儿出生率将会降低,然而宝宝们依然接连出生,疫情带来的经济和医疗危机似乎并未影响出生率。

疫情确实让每次出门都小心翼翼;限制聚集的规定,没办法让另一半陪同就医;经济衰退的风险也不会短期散去,但这些都没有抑制人们发展家庭的愿望。怀孕是如此特别,新生命的诞生带来了诸多的欢乐和希望。

澳大利亚的家庭是如何迎接新生命,如何平衡家庭关系,如何喂养宝宝的呢?本文作者是一位生活在悉尼的新晋妈妈,她结合自己苦中有乐的生育经历,从生育福利、父亲参与、产妇护理、支持母乳喂养等方面与大家分享。

截屏2020-11-28 上午11.26.00.png

疫情并未降低新生儿出生率

2020年是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一年,疫情带来了生育高峰的婴儿潮,还是生育低谷的婴儿荒,这个问题引发了多方探讨。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11日宣布,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的大约9个月中,全世界估计有1.16亿婴儿将在疫情的阴影中出生。根据历史疫情经验,人口学家预测出生率将会降低。因为今年面临着经济衰退、医疗资源紧张、家庭经济收入减少、婴儿存活率降低等挑战,诸多的不确定性使得家庭基本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许多人有可能推迟甚至放弃生孩子。

在澳大利亚,人口学家所持观点同世界主流一致,且以史为鉴——在上世纪30年代流行病时期,当地曾遭受高失业率和贫困,在那个不确定的时期,人们生育孩子的能力和意愿都下降了。然而与专家预测相反,今年澳大利亚医院产房却是截然不同的繁忙景象。本月新闻报道,南澳大利亚州里弗兰德市的贝里镇预期在12月出现婴儿潮,月接生数将比以往多一倍。这些预计于12月出生的婴儿是在3月或4月怀上的,当时正是疫情带来的封锁禁令颁布之初。或许是由于疫情期间,有关部门的封锁禁令以及限制人员外出,给了每个家庭成员更多的相处时间,为新生命的播种创造了契机。

生育福利让新晋父母无忧

怀孕对于职场人士而言,会带来很多顾虑。为了鼓励生育,澳大利亚从工作安全、职位保留、假期、经济补贴等多方面给每个家庭更多照顾。

怀孕的雇员如果因为怀孕而无法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她们有权要求转到一个安全工作岗位。不过,雇员必须向雇主出示相关证据(如医疗证明),以证明她们需要从事安全工作。

如果没有适合的安全工作岗位,雇员可以要求带薪假期,称为“无安全工作假期”。如果这名雇员已经为雇主服务了至少12个月,雇主必须支付雇员休假期间的工资。

自2011年1月1日起,澳大利亚的父母有资格在分娩或收养孩子后享受规定的育儿产假。在2010年《带薪育儿产假法》规定下,符合条件的新生儿父母最长可以休18周的带薪育儿产假。这个育儿福利是按照国家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的,18周的产假补贴按目前汇率相当于65000元人民币,让父母在家可以安心照顾宝宝,不用为稻粱谋。在疫情期间,领取产假补贴的父母们,还可以立刻获得一笔750澳元(约3600元人民币)的疫情补贴。这虽然不是一笔大收入,但也是积极鼓励生育的信号。

另外,澳大利亚法律规定,雇佣企业必须保留孕妈妈的职位,让其在产假后依然可以重返职场。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有超过一半的妈妈在孩子两岁后重返职场。雇员可以享受12个月的无薪育婴假,并能申请额外延长12个月。婴幼儿的父亲也可以和孩子母亲共享这12个月的无薪育婴假,但是他们每次同时请假的时间不能超过8周。育婴假是父亲和母亲都有资格申请的,取决于谁是主要照顾孩子的人。雇员在育婴假结束之后重新上班,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职位被顶替,他们有权继续做休假之前的相同工作。即使在他们休假期间已有其他人员替代,他们也必须重返同一个岗位。

爸爸参与育儿更有助于性别平等

澳大利亚社会服务部门曾对爸爸们做过调查,发现爸爸参与怀孕和育儿过程,发挥父亲和伴侣的作用,有助于性别平等,减少家庭暴力。因此对爸爸的支持,成为了澳大利亚2010-2022年减少对妇女及其子女暴力行为国家计划的一部分。

社会倡导、生育福利和医疗支持都能让准爸爸们有更多参与感,能更加理解家庭责任。然而,疫情期间规定,就医只能医生和患者一对一,不让家属陪同。因此在妻子怀孕期间,准爸爸们很难有机会全程参与孕检过程。不过,到医院产房陪同生产激活了爸爸们的身份意识。在分娩过程中,爸爸们能见证妈妈们的不易;宝宝呱呱坠地后,亲手剪断宝宝的脐带这一仪式,也有助于从准父亲到父亲的角色转变。

社会各部门也积极鼓励男性承担育儿责任,澳大利亚准爸爸们可以选择三种补贴:宝宝未出世前,可以使用事假或病假,以陪同妻子检查。宝宝出世后,可以选择两周的伴侣福利补贴(相当于陪产假补贴,约7000元人民币),或者成为主要照顾宝宝的人,拿最多18周的带薪育儿产假补贴(相当于65000元人民币左右)。另外,医保会支持准爸爸和爸爸们接受心理健康检查,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也会提供课程,帮助准爸爸做好过渡期的准备。

照顾妈妈就是照顾宝宝

“宝宝出生后,你会优先照顾宝宝,还是优先照顾我?”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问爸爸们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全球性的。但在澳大利亚,这个问题有着明确的答案,连医生都会帮助妈妈提醒家庭其他成员:照顾妈妈和照顾宝宝同等重要,不容取舍。

以笔者在悉尼的生产经历为例,自生产完,医生就嘱咐宝宝爸爸帮宝妈清洁,并陪宝妈吃饭补充能量。宝宝出生后一般不和妈妈分开,产后住院观察期间,宝宝一直在妈妈身边。进入产后病房,护士又来教爸爸如何换尿布、裹襁褓,如何协助妈妈给宝宝喂奶,如何给宝宝洗澡等等。而作为新晋妈妈,笔者可以在旁边睡觉补充体力,或躺着观看他们的教学实践。新生儿刚出生时会有两天的住院期,白天有宝爸来帮忙,是宝妈最享受的时候。经过护士训练的宝爸总能快速满足宝宝的需求,还能照顾好宝妈。

第三天出院回家,随后都有助产护士家访,还有去社区门诊回访等,都可以再次感受到澳洲育儿模式中,对于父亲参与的强调性以及对母亲产后的呵护。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妈妈不是生而为母,而是通过练习成为母亲。产后的虚弱时期,宝妈们有足够的过渡时间获得各种支持。每次新生儿检查,医护人员总是先询问宝宝母亲的情况,尤其关注母亲生理上的不适,产后是否抑郁,在家中如何得到照顾,有没有家庭暴力情况等等,并且还会提供一些热线电话、助产护士的手机号,以便妈妈们随时联系,解惑答疑。

生完孩子以后,妈妈们最常从医务人员那儿听到的便是,不要勉强自己,感到难受就说出来,先照顾好自己,照顾自己也是照顾宝宝。医院会给产妇发很多阅读小册子,给予产后建议。这里列举几条如下:

1.接受所有的帮助!

2.尽量避免接待太多客人。请他们帮您拿些喝的,或者帮助您洗刷餐具,或晾晒洗好的衣服。

3.母乳喂养期间,您的身体会更有效地消耗食物,但您可能会比平时感觉更饿。没有必要准备特殊食物。从五大主要食物种类中选择多种健康的食物即可。

4.尽可能躺着哺乳,把哺乳作为休息时间。

5.走出房子,呼吸新鲜空气。

6.留点时间给自己独处。

7.与其他正在有着同样经历的妈妈见面真的会很有帮助。

截屏2020-11-28 上午11.26.06.png

鼓励母乳喂养但不苛求

最近有部热播韩剧《产后调理院》,里面有个有趣的情节,月子中心里宝妈们为了母乳喂养的努力和年轻时尚的新时代妈妈坚持奶粉喂养的冲突。新时代妈妈抛出问题:“喂母乳对妈妈有什么好?”韩国是母乳喂养率很高的国家,非常鼓励母乳喂养。电视剧中这一尖锐的发问揭露了母乳喂养从被鼓励,变成了一种母性母爱的攀比,甚至是对妈妈的苛求。而国内综艺节目《新生日记2》也有王斯然喂奶被围观,导致情绪崩溃。王斯然生下儿子柚柚以后,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拒绝喂奶的情况,后来发现是因为太多家人围观,让她觉得自己像“动物园里被围观的动物”。不得不说她撕开的这道口子非常好,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哺乳的隐私问题以及尊重产妇尊严。哺乳的母亲和宝宝交流也是需要被正常对待和尊重的——母乳喂养是母亲和婴儿之间身体及情感上最温暖的联接之一,哺乳期的母亲和她们的婴儿都会释放催产素,让哺乳过程非常温馨愉快,被围观、被质疑只会打断这种快乐荷尔蒙的分泌。

生完孩子如何再做完整的女人,而不是喂奶的工具人呢?澳大利亚人对此很包容开放——母乳喂养是母亲的一种选择,鼓励但不强迫。母爱和母乳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母亲就想用奶粉,生完后使用退奶措施,医院也会尊重这一选择。在这种自由下,澳大利亚的母乳喂养比例仍然非常高,初生婴儿有九成在出院时实现了母乳喂养,并且能够完全享受母乳到6个月左右。

然而并不是断奶后,就再无母乳了,疫情期间还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自疫情以来,澳洲哺乳热线收到了很多妈妈的电话询问“断奶后如何重新哺乳?”这个新问题以火箭速度,从无人问津冲到热线排名第四。疫情让妈妈们更重视宝宝的免疫力,而对于提升宝宝免疫力,母乳相较于配方奶粉无疑是非常天然有效且低成本的。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澳大利亚颁布了配方奶粉销售守则——《销售商和进口商协议》,规定12个月以下婴儿配方奶粉的销售商和进口商不得在电视上播放营销广告,不得向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推广婴儿配方奶粉。这一做法有效地控制了公众对12个月以下婴儿配方奶粉的使用和需求,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每次点击进入配方奶粉销售页面,都要先阅读一次须知,内容如下:“母乳喂养对婴儿是最好的,并在生长发育期间提供最佳的营养和保护平衡。母亲良好的营养在母乳喂养的准备和期间是重要的。如果您正在考虑使用奶粉喂养,请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因为引入部分或全部的奶粉喂养可能会减少您自己的母乳供应量,从而对母乳喂养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一旦您改变主意,可能很难逆转这种情况。在给宝宝选择喂养方法时,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不适当或不必要地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因此,请始终按照生产商的说明去准备和使用。”点击阅读以上须知内容并接受后,才能进入配方奶粉相关的宣传页面。

赞扬母亲公开喂养孩子再正常不过

母乳被许多国家和学界认为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社会诸多方面都在努力营造更好的母乳哺育环境。

澳大利亚母乳喂养协会是1964年成立的非盈利性机构,鼓励和支持愿意母乳喂养的母亲们,同时在社会中创造母乳重要的社会氛围和意识,对于推动母乳喂养友好社会起到了主力作用。该协会的母乳喂养求助热线24小时服务母乳妈妈们,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士解答疑惑,并且通过网站、出版物等提供关于母乳喂养方面的科学信息。

母乳喂养友好社会,指的是社会各个场所都要保障母乳喂养,并创造友好方便的环境,宗旨是让妈妈们可以在任何适合的地方进行母乳喂养,比如办公室、购物场所、幼托机构等。创造这样的环境,是为了妈妈们不被母乳喂养宝宝束缚住。舒适自由的母乳环境,能让更多妈妈享受哺乳过程,提高母乳喂养率。

对于重返工作岗位的妈妈们,“母乳喂养友好工作场所项目”则重点关注重回职场的技巧,以及如何在工作环境下继续母乳喂养,比如尽量争取在家工作,上班时可以在母婴室、会议室之类的舒适环境挤出母乳,用挤出的奶水喂养宝宝。母乳喂养对雇主也有益处,因为用母乳喂养宝宝意味着父母请假时间减少,人员离职率降低,培训成本减少以及企业形象更积极。

澳大利亚6个月到6岁的小孩都可以享受幼托服务,幼托机构不能歧视母乳喂养的婴儿,并且要按母乳母亲的要求,用挤出来的母乳喂养宝宝。

另外,在餐馆、商场、公园等公共场合,必须允许妈妈们哺乳或挤母乳。曾有位女议员LarissaWaters,2017年她结束产假带着3个月大的婴儿参加了联邦议会。在她发表动议时,孩子哭闹不止,于是她一边解开衣服给孩子喂奶,一边继续泰然自若地演讲。笔者在悉尼大学读研时,也有同学带孩子来上课,课上哺乳。如果女性因为母乳喂养受到歧视,可以报告首都地区人权委员会,相关机构会介入调查处理。

当众哺乳或背奶在澳大利亚非常普遍,妈妈们也很自如,不会觉得是视觉污染或给周边人带来困扰,更不会有跑去厕所喂奶的情况——没有谁会想自己的孩子在厕所吃饭。不过,在公众场合哺乳曾经也是有争议的,主要争议是:在公众场合裸露乳房是妈妈的不自重,会给其他人带来不适。但随着社会意识的开放,这些观点都成为了历史。

笔者带新生宝宝去餐厅时,也经常见到一些妈妈带宝宝。当妈妈哺乳时,我们目光相接也不会尴尬,就好像在说“两家宝宝相遇,好有缘”“你家宝宝吃饭啦,真乖”。赞扬母亲公开喂养孩子再正常不过,这种鼓励是偶尔的微笑或点头表示赞同,是离开道别时夸奖孩子很可爱。宝宝吃饭,天经地义。对母亲们公开哺乳能否多一些接纳,少一些反常的羞辱?

截屏2020-11-28 上午11.26.20.png

共享爱心——母乳银行和母乳黑市

没有人想浪费母乳,如何存储母乳的指导小册子还建议将母乳冻成小份或用冰格,按需解冻,避免浪费。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妈妈奶囤多了,而有些妈妈则奶不够,因而有了母乳共享——既有免费的母乳银行,也有网上交易的“黑市”。

在网上交易的“黑市”有上千名母亲,每天都要与捐赠者联系,交易母乳,交易双方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婴儿奶粉问世之前,孩子喝别人家奶长大,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提供母乳的妈妈,也为自己的行为自豪。她们不喜欢浪费母乳,也希望与别人分享她们的母乳,想帮助母乳不够的妈妈,这是种视如己出的博爱。

之所以称为“黑市”,并不是说其价格黑心,而是说两眼一抹黑的不规范。母乳其实不能用钱衡量,很多交易都是免费提供母乳,让需要的妈妈自取。“黑市”主要是通过社交平台,比如脸书,来联系和交易母乳。买家对于母乳的存储质量和卖家的健康情况,都不清楚。提供母乳的妈妈出发点也是好的:自己的奶多了,孩子喝不完,就发出来,看看附近有没有妈妈需要。但是这样的母乳,卫生健康难以得到保证——母乳没有经过检测和杀菌,提供母乳的妈妈健康状况也没有得到核实。

因此澳大利亚开始推行母乳银行,使用高温巴氏灭菌法来消灭母乳中的细菌和病毒。另外,对于捐奶人的挑选也较严格,需要筛选品质较高的母乳。母乳银行今年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捐赠活动,以建立应急储备。他们希望全国能有4%的母亲每天捐献一份母乳,这样在两年之内将有足够的母乳紧急储备,供每个需要的婴儿食用一周。

母乳银行一直在努力收集母乳,目前存量有限,申请也不容易。母乳银行只提供给特定条件的受捐人,常见的受捐情况包括早产儿、母亲离世、妊娠糖尿病、乳汁生产延迟、母乳喂养困难,还有在生产第一周内母乳供应不足,有乳腺癌病史及其他不适合给宝宝喂奶的疾病,或使用了药物而不能给宝宝喂奶等。

文/廖阔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美国妈妈流行给婴儿舌头划一刀,还说这能“治百病”
科普中国 2024-01-10
关于母乳喂养,这四点要知道|世界母乳喂养周
健康中国 ​ 2023-08-06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母乳喂养,帮孩子走好成长第一步
健康中国 2023-05-20
产后如何做才有利于开奶? 乳头常被宝宝咬怎么办? 如何正确保存乳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0
促进母乳喂养“回归” 亟需“她权益”保障到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