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消费信贷类ABS已成为助力金融机构、平台机构规模扩张的重要补血渠道,但从操作层面来看,持牌金融机构发行ABS有较严格的门槛。
根据相关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及金融债券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指标符合要求;具备所需的专业人员和完善的处理系统等,同时,发行金融债还要求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
“即使满足条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ABS还是需要获得地方银监局批准,同时还要到当地人民银行申请额度,一年发行的ABS规模在额度之内,当然也要获得市场投资人的认可。”一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更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ABS,科技服务平台如蚂蚁集团和京东等旗下小贷公司更倾向于在交易所市场发行。“消金公司ABS需要经过银监和央行两道审核,而科技服务平台只需要通过交易所审核,相对来说门槛低很多,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套利。”上述高管认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全行业的消费信贷ABS资产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均有明显放缓。
以发行规模最大的蚂蚁集团为例,中国资产证券化网(CNABS)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蚂蚁集团发行ABS项目31单、已通过的发行金额达到660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是46单、1053亿元;2018年与去年基本持平是51单、1169亿元。
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在2017年,蚂蚁发行ABS项目金额达1622.81亿元、发行单数71单。2017年末,监管规范现金贷的新规出台,要求ABS融资需纳入表内、小贷机构需控制杠杆率等影响, ABS融资金额骤降,随后数年,包括蚂蚁、京东金融白条金条、度小满、小米金融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发行的ABS产品均明显放缓。
文/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段久惠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