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第一棵“红美人”柑橘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选育试种。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从一棵“红美人”到种植面积超3.3万亩,象山“红美人”实现了“亩均超万美元”高效益,成为真正的“黄金果”。
11月16日,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毕美家在第四届象山柑橘文化节上表示,象山之所以能把小果子做成全国闻名的大产业,关键是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深入开展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抢占品种、品质、品牌制高点;三是坚持以合作联合为纽带,组建浙江省首个柑橘产业联盟,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0年培育“红美人”
橘生山海间,味道自然甜。柑橘是象山“县果”,也是象山第一大水果产业,该县总栽培面积12.5万亩,常年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是产业兴农、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象山县副县长吴志辉表示,象山地处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种类繁多、品质优异、营养丰富的特色农产品,“特别是象山‘县果’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宋朝时就以金橘入贡,品质传承上千年。”
2001年,象山县在柑橘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全国第一棵“红美人”橘树,开始重点观察及区域试验。
2008年,象山县搭建全国第一个“红美人”设施完熟栽培大棚,将其成熟期延长到春节前,使其外观与内在品质得到跨越式提升,销售单价从原来的20元/公斤跃升到60元/公斤,试验基地亩产值超20万元。
2018年,通过品牌宣传,象山县“红美人”产业面积首次突破万亩大关,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8亿元。
“如今,象山全县柑橘种植规模12.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获得了‘全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中国柑橘之乡’等荣誉。”吴志辉表示,今天的“红美人”柑橘品质品相都堪称完美,列入全国名特优农产品目录。
亩均效益超万美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迎来新的“窗口期”,投资农业将大有可为。
从一个游戏机厅的小老板到年入5万元的小橘农,再到年收入近200万元的“柑橘大咖”,象山橘农陈忠林的“三级跳”源于对“红美人”产业的信心。
陈忠林解释道,自2016年起开始试种“红美人”,2017年果园年产值达到50万元,利润35万元,“之后逐步扩种,2019年,14亩‘红美人’总产值210万元、净利润190万元。”
陈忠林的致富故事并非个案。
吴志辉表示,近几年“红美人”的平均售价高达50元/公斤,亩均收入最高可达10万元,“创造了‘亩均万美元’的高效益,是浙江全省发展最快的水果品种之一。”
2019年,毕美家参加了第三届象山柑橘文化节。一年后故地重行,他感慨颇多,满是惊叹。
“一年的时间,象山‘红美人’柑橘面积从2.2万亩扩展到3.3万亩;一年的时间,象山柑橘全产业链价值从15亿元增加到20亿元;一年的时间,象山柑橘品牌从21.14亿元提升到24.55亿元。”毕美家直言,一连串高增长数据,反映了象山柑橘产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折射出象山农业的快速转型提升。
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做大“红美人”产业的同时,象山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
象山县神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象山县柑橘产业联盟理事单位,是集种植、分选、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端果品经营综合体。
“公司注册有‘海韵花’商标用于主推象山地标性的网红柑橘品种——象山‘红美人’,而且还将陆续推出更多具有独特特点及价值的柑橘品种。”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品牌的打造助推产业发展。
“强化与科研院校合作交流,实施柑橘赴日研修机制,组建创新服务团队,自主研发的柑橘设施双膜越冬、设施加温促成等10余项栽培技术国内领先。”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章志鸿表示,通过科技创新,“红美人”鲜果实现了全国上市最早、供应周期长达9个月,贮藏果实现周年供应。
与此同时,象山还创建了“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组建浙江省首个农业产业联盟,推行“产业联盟+公共品牌+主导产品”营销模式,通过举办“红美人”拍卖会和“网红直播”等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打响“象山柑橘”区域公用品牌。
文/记者 林波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