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 把论文写在大凉山脱贫的大地上
新华社 2020-11-02 17:00

在四川省布拖县布江蜀丰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尽头有一个小实验室和5000多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大棚里绿油油的马铃薯苗育苗池整齐地排列着。在布拖县布江蜀丰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田地里,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严奉君和硕士研究生徐驰在播种马铃薯原种薯(10月18日摄)。

翻开育苗板,水雾弥漫的苗箱里拇指大的小马铃薯原原种镶嵌在长长的葡萄茎之上。这里就是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在布拖县布江蜀丰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田地里,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进行马铃薯取样(7月21日摄)。

从2018年开始,在马铃薯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瑶的带领下,一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马铃薯专业的研究生们在这里白天埋头田间大棚开展马铃薯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晚上撰写布拖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让当地彝族群众增产增收,将论文写在了大凉山脱贫攻坚一线的大地上。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严奉君在查看雾培马铃薯原原种(10月18日摄)。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是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占89%,贫困发生率高。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徐驰在切割马铃薯芯苗准备扦插定植(10月18日摄)。

这里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而耐寒、耐旱的马铃薯是当地彝族群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近21万亩。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冯豪杰在气调贮藏库盘点马铃薯种薯的数量(10月18日摄)。

但是当地群众缺乏技术,种植粗放,造成病毒积累、品种退化、产量连年下降。而且贮藏环境不佳,土豆常常发芽,“让彝族同胞吃上不发芽的土豆”成为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师生们共同的心愿。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徐驰、博士研究生严奉君在测量马铃薯光合面积及虫斑(10月18日摄)。

“短短2年多时间,雾培原原种的产量从2018年114万粒到2019年的200万粒。现在一年生产的种量就可满足布拖县全县70—80%种薯的用种需求。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冯豪杰在扦插定植马铃薯芯苗(10月18日摄)。

而且,我们协助当地彝族群众改善了当地马铃薯种植方式,提升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王西瑶教授说到科技小院成果,喜上眉梢。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严奉君在查看扦插定植马铃薯芯苗生长情况(10月18日摄)。

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科研成果也是沉甸甸的:已有17名马铃薯专业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他们累计撰写工作日志1000多篇、100多万字,并形成20余篇报告或者论文。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冯豪杰(右一)、徐驰(右二)、朱嘉心(右三)和严奉君,拿着农具和马铃薯种薯骑行前往布拖县布江蜀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试验田(10月18日摄)。

曾在科技小院入驻一年半的硕士研究生杨勇说:“到了科技小院以后,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立地——就是扎根当地搞科研;如何顶天——就是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役中去。”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冯豪杰(左一)、徐驰(左二)、朱嘉心(左三)和严奉君(10月18日摄)。

如今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已成了大凉山脱贫攻坚大地上一支吐露芬芳的“小花”。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良种繁育基地玻璃大棚(10月18日摄)。

摄影/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图片故事|王霜来到大凉山“云端小学”
新华社 2024-06-22
讲好广袤大地上的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4-06-12
图片故事 | 大凉山的歌声,唱响开幕式
新华社 2023-07-29
赏读|《大地中国》:大地上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6
图片故事 |“玫瑰梦想球场”为大凉山女孩插上追梦翅膀
新华社 2023-03-05
图片故事|“雪豹和我都是大地的孩子”
新华社 2023-02-25
图片故事|青年司机沙马伍且:我把“复兴号”开进大凉山
新华社 2023-01-19
党代表通道丨朱有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科技创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