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跳绳班”一跃成为不少家长趋之若鹜的新晋热门培训班。记者发现,跳绳班近年来呈日益火爆之势,其收费价格、学员数量、教学场地则有很大差别。跳绳班基本10次课起步,收费价格从三四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于是,家长们的见面语就变成了“你家孩子学跳绳了吗”。孩子会跳绳的家长沾沾自喜,而孩子没学过跳绳的家长焦虑万分,“报班”成了“落后”家长们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10月26日《北京日报》)
对跳绳进行考核,本是一个好的改革举措,初衷还是想让这种普及的运动让孩子们都动起来。在很多人印象里,跳绳曾经是孩子普遍喜爱的游戏,普及程度高,没有太大技术难度,参与着就掌握了,可谓无师自通,然而如今却发展出了“跳绳培训班”,多少令人惊诧。
理性来看,跳绳既然是一项运动,再简单也有一定技巧性,有人教掌握起来事半功倍,同时,运动也是熟能生巧的活儿,即便是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只要勤加练习,也会达到一定的水平。过去,孩子们跳绳参与度高,锻炼时间长,因此专门的培训可以忽略。
而应对跳绳考核,催生出的跳绳培训班,则更多是一种“速成”的急功近利。这显然违背了体育考试的初衷,成为了应试焦虑的新表现。导致这种焦虑的集体无意识,既与升学唯分数的导向有关,更与考试与教育“两张皮”,压力错位传导有关。
既然跳绳纳入了中小学生体育考核,那么教跳绳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就该有一席之地。既然中小学体育纳入学业评价、纳入中考,那么体育课与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就应有必要的保证。跳绳如果学校有人教,学生有更多时间去练习,又如何会旁落到培训班?
当学校的教育满足不了应试的需要,压力自然会从学校溢出并转嫁给家长,最终都在社会培训服务中释放。毕竟,涉及孩子的教育,家长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都是有限的,这也是这些年来各类校外培训日益火爆的内驱所在。正因如此,最近教育部通知将提升中考体育分值,音乐、美术也将纳入中考,引发广泛争议,其中不乏加大孩子及家长负担的担忧。
的确,考试是指挥棒,而且与学生升学挂钩,对学生来说是绝对的压力,倒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有其善意所在。但是,目标导向之下,如何“有教有育”始终都是关键,既有赖于教育层面平衡好文化课与体音美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时间与责任分配的矛盾,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同时,更有赖于学校能够提供有质量有保证的教育,让学生满足考试的培养需求大部分能在校内满足。
换言之,考试更应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指导学校加强全面的师资建设、科学合理地开设各类课程,提高学生包括体育在内各个科目有质量的训练机会,而非把压力都转嫁给孩子和家长,给早已日盛的焦虑火上加油。
文/木须虫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