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保险业的罚单情况已完全明朗。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收到银保监会全系统罚单累计超过900余张,罚款金额达1.5亿元,罚单数量与罚金同比大幅增长。也意味着,2020年保险业监管依旧保持高压态势,即使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监管部门并未就此放松警惕。
车险是财险罚单“重灾区”
整体上看,尽管罚单涉及财险公司的数量略低于寿险公司,但其罚金规模超过了1亿元,占比接近罚金总数的70%,远高于寿险公司。
从具体财险公司角度来看,因业务占比较大,平安产险以及人保财险被罚金额也比较高,据统计,两家公司的罚款金额合计超过4500万元。处罚原因多为存在未按实际使用性质承保,虚列理赔费用,给予合同外利益等违规行为。
以小见大,从财险公司整体被罚原因看,也仍是编制虚假材料、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给予合同外利益等老生常谈的问题持续在“榜”。更具体看,这些原因更是多与车险市场乱象有关。
长久以来,车险市场都是竞争激烈、业务量大的代表市场,财险公司多以车险为始开启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征程”。也正因如此,车险市场乱象不断,是违规情况的“重灾区”以及严监管的重点“观察对象”。
随着新车销量下滑、恶性竞争加剧等原因,近5年来,车险市场综合成本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我国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9.4%、99.1%、99%以及99.9%,显示综合成本率一直居高不下,行业长期处于承保盈亏平衡点附近,这就导致了对车险收入依赖性较强的财险公司盈利能力不足。
2019年,经过重拳整治市场乱象,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至98.6%。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下发与车险市场相关的文件,在释放继续保持车险市场严监管态势信号的同时,制定车险条款费率、保障责任优化等规章制度,为车险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今年1月至5月,这一数据继续下降至95.8%,整治车险市场乱象取得一定成效。
9月19日,新一轮的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这项改革的目的旨在解决行业长久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例如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监管部门实施处罚的主要“落脚点”。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当前,车险市场尝试建立以市场决定,监管引导、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提升保障,改进服务以及简政放权,协调推进为原则的改革机制。
如今,新车险改革实施已近1月,有专家表示,差异化定价需求被释放,将对车险市场现存的手续费等恶性竞争手段产生积极影响,使依据风险区分进行更加精准定价成为财险公司良性竞争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市场乱象。
寿险多文件引导合规经营
从寿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分别以约783万元、598万元的罚款金额成为前三季度寿险公司所收罚单的前两名。
分析寿险公司被罚原因,与财险公司相似,给予合同外利益、编制虚假材料以及虚构中介业务等违规问题占比较高。以银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为例,今年银保监会对寿险公司共开出三张罚单。其中,人保寿险因电销、网销业务存在欺骗投保人行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行为以及提供、编制虚假报告、文件、资料的行为,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共处以338万元的罚款,成为今年银保监会开出的“1号罚单”,并以此奠定了今年监管从严的基调。
随后,7月底至8月初,银保监会分别对利安人寿以及信泰人寿接连下发行政处罚决定,其中,利安人寿因提供虚假报告报表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负责人被罚5万元;信泰人寿则因违反《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保险资金银行存款业务的通知》,公司及相关负责人被罚款88万元。可以看出,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对险资运用的正确引导是今年监管部门的治理重点。
一方面,欺骗投保人、销售误导等行为是在寿险展业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顽疾。受疫情影响,今年寿险代理人线下展业难以开展,但销售误导等行为依然存在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社交软件中。也因长期存在上述行为,保险业诚信经营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几经受损,对行业发展又进一步造成阻碍。
另一方面,随着险资逐步扩张,保险公司在市场中已成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管理能力已成为提升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水平,增强险资运用效率和监管效能的有力工具。近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目的即在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保险机构现有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框架,这将有利于激发险资投资活力,也将更加有利于险资运用过程中的规范经营。
近年来,在保险市场乱象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营管理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保险业回归本源工作进展顺利的前提下,部分保险公司仍然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风险管理薄弱、部分顽疾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等行为。针对这一现象,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制定《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同时针对寿险市场出台了《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进一步支持健康险等保障类产品的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并适时填补了监管制度的空白,强化政策引导,提升监管科学性及有效性,为寿险业良性竞争、合理定价提供有效依据。
三季度中介罚单数占比超30%
除财、寿两大市场外,保险中介作为可以与消费者有直接接触的第三方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大。仅今年第三季度,银保监系统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处罚单数已占总罚单数近1/3。其中,给予投保人合同以外的利益、虚列业务套取费用、虚假材料、夸大宣传、财务数据不真实、承保理赔档案不真实等痼疾仍是中介市场乱象“集合点”。
例如,今年8月,腾讯旗下微保平台,就曾因在手机网页“微医保住院医疗”投保页面以“领取”代替“投保”,以“仅剩XXXX份”等用语进行营销,且未引导客户如实健康告知,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16万元。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保险中介机构的监管愈发严格。《关于加强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等通知接连下发,从加强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机构主体责任管理到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清核工作的开展,监管部门从补齐中介市场制度短板的角度出发,对保险中介机构合规性经营进行重点监测。同时开展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政治工作,重点打击虚构业务套取费用、挪用截留保费、编制虚假数据、销售未经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等市场乱象。
从今年前三季度罚单整体情况来看,严监管的高压态势保持不变,整治工作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开展。通过乱象治理,将突出问题重点处罚和问责,督促保险机构通过增强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能力,进一步引导保险机构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金融时报记者 王笑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