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见所未见•颐和园270周年特展” 今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9-25 10:40
9月25日下午3点到5点,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和北京青年报联合推出云直播:“见所未见”穿越270年——云游“园说Ⅱ——颐和园文物特展”,请您通过网络在线观赏此次颐和园文物展。

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以兴修水利和为母祝寿为名兴建清漪园,而清漪园便是今天颐和园的前身。 这是清代的云龙纹紫檀罗汉床。

今年是颐和园建园270周年,“园说Ⅱ——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9月25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这是清代方琮的《静明园图屏》。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乾隆皇帝泛舟昆明湖即兴而作的这首《昆明湖泛舟》,形象地描绘了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的风韵与雅趣。现场观众互动显示屏。

从那时到现在,270年来,这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倾力营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经历了从皇家禁苑到人民公园的历史变迁,如今的颐和园依然是人们寄情山水的最佳去处。这是元代的蓝釉白龙纹梅瓶。

25日开展的“园说Ⅱ——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将以208件/套文物珍藏和190件资料品,透过“山称万寿水清漪”“无双风月属昆明”、“中间宫殿排云起”、“观鱼胜过富春江”四个篇章。这是清代御制诗青玉籽料。

从另一个侧面呈现给观众一个见所未见的颐和园,而“北青后台文化直播”也将以从展品穿越回颐和园中实景的方式,带领大家一起来“云赏特展”。这是清代的青花釉里红白龙纹梅瓶局部。

这是慈禧御笔“福寿”字轴。

这是清代的“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瓷盒。

这是清代的焦秉贞款《耕织图》。

这是清代的佛香阁立样图。

这是青代的缎面马蹄底鞋。

园藏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汽车。

这是清代八音盒。

十八世纪英国铜镀金水法转花大象钟。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日本银镀金战船模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中国园林博物馆科普艺术空间升级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30
中国园林博物馆展览“上新” 高新园林科技首次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2
看北京 | “曲折尽致——童寯的园林世界”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园林奇遇记》科普剧亮相中国园林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1
北京视点 | 中国园林博物馆“园立方·植物星球”正式启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5
中国园林博物馆新添自然科普展教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5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将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7
受天气影响 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半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