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文物修缮应避免“破坏式维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9-15 17:26

近日,却有网友晒出衡水安济桥修缮现状:“正在铺设的石砖,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志性车轮印没了,好好的古桥给毁了……”对此,有的网友认为是“破坏式维修”。9月14日,有媒体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系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自行补配中孔桥面石,目前已责令停止施工。

网友质疑200多岁衡水安济桥遭“破坏式维修”并非空穴来风,据网友在网上晒出的衡水安济桥修缮图片显示,衡水安济桥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代石拱桥,桥面中间有两道车辆长期碾压的车辙痕迹,呈现出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但桥面中间新铺上一截平整的石材,原有的车辙痕迹也被新铺设的石材截断。

事实上,在2016年国家文物局对《关于衡水安济桥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件中提到多项注意事项,其中包括该工程属文物修缮工程,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保护文物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应注意“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应明确石构件更换、补配标准,断裂石构件应以粘接加固为主,不影响桥体结构安全的残损石构件不宜更换。”

而河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工作人员“当地文物部门在清理桥面时发现中孔桥面位置为杂填土,就自行补配中孔桥面石”的回应,也佐证着“补配中孔桥面石”的方案,在实施前并未经相关部门可行性研究、讨论,而是一种“自行”行为。由此可见,网友对安济桥修缮现状发出“破坏式维修”质疑并非神经过敏。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再次联想到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文物遭遇“破坏式维修”事件,如2016年,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在修复过程中被直接铺成了水泥硬化路面; 2018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彩塑被重新涂上金漆,变得焕然一新,佛像头上还被加上了之前没有的飘带;2020年山西忻州古石桥修复后面目全非……

文物建筑是可以触摸、感知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再生,损坏很难复原,这就注定了文物修复要遵守谨慎、科学、最小干预、修旧如故原则。然而衡水安济桥修缮后,原有的车辙痕迹也被新铺设的石材截断,改变了文物原貌、结构、整体风格,引发争议和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随着舆论的关注,有关部门的积极介入,衡水安济桥“破坏式维修”行为已得到遏制,目前正在研究方案履行变更手续。但事件的发生再次说明我们在尊重文物和文化上依然任重道远,文物修缮要避免“破坏性维修”的尴尬,最关键的还是要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对文物应有一份敬畏之心,以慎之又慎的态度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

文/谢晓刚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客家第一祠坍塌”敲响汛期文保警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国家文物局:全力做好文物受损情况排查和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2-24
北青快评 | “加码处罚”是对文物“加码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1
四川聚焦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强化监督 推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3-09-03
再现古桥风貌 房山区全力推进文物抢险修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1
张家湾城墙文保修缮工程主体完工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023-06-13
张家湾“大运河第一码头”启动遗址修缮工作 将还原历史风貌
北京通州官方发布 2022-09-19
“大运河第一码头”启动遗址修缮
北京日报 2022-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