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迭代创新 第二十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2020-09-03 15:30

中国方便食品的发展伴随并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以方便面、挂面、冷冻食品为典范的方便食品,多年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了创新式发展。而近年随着螺蛳粉、自热食品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快速进入时尚的居家生活,也为市场迎来新的增长与增容。

9月3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后疫情时代的迭代创新”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等行业专家,与来自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白象、金光、三全、思念、安井、通用磨坊、克明、金沙河等龙头企业的代表,从多方位、多角度剖析了我国方便食品行业面临的现状,展望行业未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等多个部门相关人士出席大会并致辞。行业4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2019-2020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创新趋势、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在会上同步发布。

厚积薄发

疫情期间方便食品行业表现出色

2020年注定不同寻常,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祥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灾难面前,方便食品行业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众多企业第一时间调配库存物资捐赠湖北等地,方便食品作为应急救灾的战略物资保障功能在危难时凸显。而自行居家隔离的时候,方便食品更成为千万百姓的生活必须品。方便食品应急、救灾战略储备物资的功能尽显。曾饱受争议的方便食品板块,在疫情中表现出色,成为拉动中国食品工业逆势上扬的重要力量。

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用详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前瞻性思考。她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急速助推了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节奏。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影响,2020年1-5月方便食品消费增长了1.5倍;其中,2月增幅达21.3倍的爆发;3月后减速。方便食品属应急、救灾储备物资的功能凸显,全行业活力显现。

孟素荷教授分析,在后疫情时代的划分中,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而2019年则是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从L型向U型微弱转换的初始期。其重要特征是以“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为目标的创新日趋活跃,企业开始了对未来十年发展模式的战略布局,但行业发展仍旧处在缓慢爬行区。

十年磨一剑

五大优势助力方便食品行业整体提升

中国方便食品大会用二十余年的坚守,深刻地影响和见证了行业的磨砺与再生。今年,方便食品行业逆境成长的背后,是全行业“十年磨一剑”后的成长、实力与价值的体现,既凸显食品工业民生经济的特征,更是科技界对整个方便食品行业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观念转变的引领。同时,行业持续十多年健康转型、坚定创新的沉淀与积累,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石,并积聚起在最短时间内“厚积薄发”的爆发力。

孟素荷教授深有感触地表示,站在2020年又一个十年的起点上,回望已经过去的疫情暴发危机,反思方便食品行业处变不惊、“六稳六保”的经历时会发现,在从2010-2019年十年间,全行业在困境中一直坚韧追求的五个目标,是如此的必要和可贵。这五大目标分别为:全行业依自主创新装备整体进入全自动化的2.0时代;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健康转型;快速融入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物流顺畅,适应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紧凑,结构优化,供应链为内循环、短链条,具有快速集结的结构优势;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支持下,持续十余年的消费者教育,让方便食品回归科学的本源,逐一剥去了对方便食品的污名,全行业大规模的公众科普,拉回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其中,国产方便食品装备的全自动化进程,有效推进了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全自动生产线的提升,有效减少了对用工的依赖。

迭代创新

主要板块持续向好

孟素荷理事长在会上对方便食品行业的各板块在过去一年中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主要包括:

方便面

2019年,方便面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未变,在1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以今麦郎、白象为代表的内资企业发展提速、提质,利润增厚。全行业依赖日益活跃和成功的创新,在高端面上发力,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接,充满时尚感;低价面的品质与性价比提升。持续的科普使方便面的“污名化”缓解,行业的生态环境向好。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2家主要方便面企业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1%;产量同比增长3.18%。在方便面的市场竞争中,高端面的竞争日趋多元;中低价位的竞争成为重点。“就中国方便面整个发展态势而言,总量减少,价值提升,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的趋势仍在推进,品牌与价值之争,形成竞争的主轴。”孟素荷教授如是说。

挂面

2019年挂面行业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加速对杂粮米类产品的开发,成为食品行业推进全谷物产品的“第一梯队”。二是,精细化地细分人群,以异形面及“挂面+天然配料”的方式,提升挂面品质,扩大食用场景;生鲜面、半生鲜面的市场稳定、增量。三是,挂面全自动生产线热迁移的规律被破解,对节能降耗形成理论和创新支撑。全自动生产线后端,装箱、码垛的自动化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并在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智能化上起步。米粉的自动化装备日臻完善。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2019年24家挂面企业产销走势来看,龙头企业的效益持续向好,市场集中度在缓慢提升,地方区域性品牌多渠道渗透。

速冻面米制品

2019年,速冻食品行业打破长达十年的沉闷状态,全行业藉“健康中国”发力,进入创新发展的“第二春”,迭代创新特征鲜明。一是,加大对传统优势产品饺子、云吞的精细化提升,产品更加多元、时尚。二是,在团餐供应,与连锁餐饮对接、参与校园供应中渐成气候。三是,自热食品、急冻面点的持续创新,产品稳定增长。四是,通过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的方式探索冷藏食品发展路径。从分析情况来看,水饺、云吞销售回暖,休闲和面点全年稳定增长。

风味配料

风味配料是方便食品行业创新的支持力量,有三大鲜明特点。一是,生物发酵技术更多地应用于风味配料风味密码的破解和复制中,在支撑方便面行业酸爽型产品的开发和与餐饮业对接的同时,亦加速了“用真实味道原料”的使用比例。二是,植物基人造肉的研制和生产进入活跃期。三是,部分配料企业直接进入终端市场,生产和代加工网红方便食品,并由此催生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风味配料。

面向未来

科技与产业正深度对接

方便食品行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命脉。来自科技界与企业界的诸多权威专家,以俯视产业的视角,从科技与产业两个角度,用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剖析行业发展中的得与失,探寻我国方便食品行业在经历“疫情”后如何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预判新时代下方便食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等关键议题。

聚焦科技短板

方便食品产业十大科学技术问题首次发布

后疫情时代,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如何抓住机遇,保持稳健发展?科学技术是核心!为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对数十家方便面、挂面、速冻、休闲食品、咸味香精调味料、机械设备等企业的深入调研,以及与科技界和产业界专家的多层次研讨,形成《2020年中国方便食品产业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助力行业未来健康、高质量发展。

揭示创新趋势

本年度方便食品行业八大创新趋势新鲜出炉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多年组织行业专家对方便食品行业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并以专家共识的方式形成年度创新趋势,助力行业健康成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任发政等专家在评审会上一致认为,2019-2020年度方便食品行业的创新是突破性的,创新夯实了行业的科技基础,而这种创新,也是行业近10年积淀所带来的。

汇聚“头脑风暴”

行业领袖深度对话引领未来

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范现国、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群总经理杨寿正、日清食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川坂和生、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希、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清苗、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邱肇祥、金光农业资源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东、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宏等8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畅谈了在各自不同风格的经营理念与发展目标下,对行业机遇、潜力与未来的预测与建议,以形成行业共识,强化全行业积极向上的发展劲头。

方便食品云展览

企业展示、交流、洽谈新平台

本届大会将开启全新的云会展模式,打造以后疫情时代品牌推广的主流形式、以全方位视角,依托多媒体互动体验实现信息实时更新,打破单一局限性,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多渠道推广引流,多时段、多场景推广企业文化及品牌的专属平台。

从传统走向现代,再从现代追寻传统。简单的工业循环,实现的是方便食品行业返璞归真的不懈追求。如今,无论是风味、工艺、装备、包装,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都迸发出无限的动力。后疫情时代方便食品的“迭代创新”已经开始。在此过程中,科技界与产业界一路风雨同舟,共同筑起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不屈的长城。

编辑/雷若彤

相关阅读
科学传播,引领健康消费——首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上海疾控”为方便面发声: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并非对立关系
解放日报 2023-11-22
第二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方便食品领域有什么新的创新改变?第二十三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9
以科技创新解答食品安全与健康之问|“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5
“方便面存活体蚂蚁”?企业回应为何获力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1
印尼暂停出口棕榈油,对食品行业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2-04-27
今年的方便食品大会透露了哪些信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