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到山区采访时发现,为了帮助村民致富,方便村民出行,当地政府下大力气修了一条盘山路。原本村民出村只能靠双脚,到镇上卖山货、采买生活用品,爬山单程就需要4个小时。现在,路通了,家家户户几乎都置办上了一辆摩托车,骑车到镇上时间缩短为40分钟。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深受农民欢迎。
然而,享受便捷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安全问题。山区受地形所限,道路崎岖,狭窄的路面仅能容纳一辆汽车经过。一面依山,不时有碎石滑落;另一面却是近百米的悬崖,虽然有护栏,但驾驶摩托车通过,一旦速度过快或者遇上突发状况避让不及,后果不堪设想。
不只是山区,广大农村地区摩托车肇事案件占比也远高于城市。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的《交通肇事罪特点和趋势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交通肇事罪案件中,农村地区摩托车的案件量占比达15.34%,而城市地区摩托车案件量为8.14%。放眼全国,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占比达70.98%。而被告人为年龄在60岁以上老人的案件中,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占比为42.11%。
为何农村地区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事故案件占比量如此之高?而大量“一老一小”作为摩托车案件被告人的事实也急需引起重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笔者认为,要想保障驾驶摩托车平安出行,还要从遵守交通法规、提升安全意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
合法骑行才能平安。对于广大农村家庭来说,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好处不言而喻,购买容易、出行方便、维修便宜、使用成本低等等。但是很多人容易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混淆,认为摩托车买了就可以骑,忽略了其在性质上属于机动车的事实。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于摩托车来说,想要合法驾驶,就必须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想要合法上路,也需要将购买的摩托车申领机动车号牌,取得行驶证;此外,还要根据法律规定按时年检。而未成年人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不能申请驾驶证的,所以一旦驾驶摩托车上路就会构成违法驾驶。
提升安全意识才能平安。摩托车对于驾驶技术及路况要求较高,与城市相比,一些农村存在道路狭窄、交通标志施划不到位,甚至部分乡村道路为土路等情况。如遇雨雪天气,摩托车轮胎摩擦力降低,容易发生倾覆。在摩托车文化圈流传着“想要平安,请管好你的右手”“骑帅不骑快”等话语。对于“肉包铁”的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由于缺乏保护而造成恶性伤害,所以在遵守法规的同时,选择稳定路况,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正确佩戴护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监管才能平安。摩托车与汽车相比,体积小、速度快,违法行为不易被监管处罚。在城市里,尽管抓拍违法行为的摄像头等设施更多,但也存在大量摩托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不按规矩行驶、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在农村更是如此。交管部门也一直在行动,如为有效保护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死亡,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处罚不是目的,通过处罚起到警示作用,防患于未然、培养全社会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才是重中之重。笔者想在此提醒广大摩托车驾驶员,合法上路,放慢速度,只有平安,才有幸福生活。
文/高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