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孕育于复杂的地球环境系统中,当这种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时,才被称为“灾害”。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了解自然灾害如何发生、有何影响,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变得愈加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将自然灾害分为七种类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7种类型中,我国较为常见/典型的灾害是如何发生的?
台 风
气象灾害
看懂天的脸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接近风速每秒好几十米、对流湍急的台风监测是不现实的,美国军方曾在上世纪30年代派海岸警备队的舰船,开赴台风发生区进行实测,结果以船毁人亡而告终。
后来他们利用飞机观测台风获得成功,并将这个方法延续至今,飞机观测、气象卫星、雷达及国际间气象资料交换的网络系统为沿海居民建立了一张全方位的安全预警之网。
(供图/中科院减灾中心)
﹀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位于台风中心的风眼区像是一眼深井,井壁是高速旋转的气流,而此处却是风平浪静直径往往会有十几公里。从外太空的角度来看一下困扰地球人的台风,它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大陆没有洋面上那么丰沛的水汽补充,加上地表磨擦力增大。
因此对于台风来,登陆往往就意味着生命开始走下坡路了。
风 暴 潮
海洋灾害
大量中国沿海灾害史料都曾记载“海啸”,在两千年漫长而惨痛的记载中也屡屡出现了“海啸”的记录,有时它们则以“海溢”、“海侵”等名号出现,总数不下数百次。
为何在现代罕见的“海啸”却频繁现身古籍呢?
其实,史籍上的海啸上绝大多数是风暴潮,那么风暴潮与海啸有什么区别?,海底地形图上的深浅对比,揭示了中国极少遭受大海啸袭击的重要原因。
(摄影/杨立波)
﹀
所谓风暴潮乃是一种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台风或温带风暴等)引起的潮灾,虽然也表现为惊涛骇浪和海洋异常增水,其成因却与地震海啸有着根本区别。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我国是受风暴潮袭击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在量级、范围、灾害程度上虽然比海啸要小得多,频度却颇高。
据统计,平均每年登陆中国的台风为8个,加上在近海经过的台风和温带风暴,所产生的风暴潮大约在10次以上。
洪 水
洪涝灾害
洪水给我国带来年复一年的人员伤亡令人叹惋,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与洪涝的斗争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且看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图为江西赣州福寿沟的沙盘模型,从中可以看出赣州城被大江环绕,很容易受到洪涝的威胁。而城内的福寿沟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地下排水系统,能通过水窗将城内的洪水排到城外,是赣州的防涝利器。
赣州城北章水、贡水合流处的八镜台外的古城墙。赣州是一座“水上浮城”,外形像一只漂浮在大江中的乌龟。
为了防洪,赣州城墙用石甃砌基址、并冶铁固基以抵抗洪水的冲击。这也是城内的福寿沟保存至今,并发挥作用的基础。
(供图/TPG)
﹀
泥 石 流
地质灾害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破坏性极大。
中国的几大泥石流高发区除了藏东南以冰雪融化型泥石流为主,其余地区皆为与夏季强降雨有关的降雨型泥石流分布区。
此外,与尾矿坝、水坝溃决有关的泥石流,也日益受到关注。
地 震
地震灾害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会处,同时版图内还有多条地震高发带,因而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最为频繁、强烈的国家之一。
下图记录了中国过去4300年间中、强地震的震中分布地标注点多达5800余个,几乎遍布了整个版图。根据这些历史记录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特大地震主要集中在台湾、横断山区、华北及新疆北部等地区。
长期以来,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谁也不知道中国的下一次大地震将发生在哪里。
(制图/王静爱 史培军 等)
﹀
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刚”,不能不让人叹服“柔”的力量。
森 林 火 灾
森林灾害
引起森林火灾的火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天然火源,二是人为火源。天然火源主要包括雷击火、泥炭自然、滚石火花等,人为火源主要有烧荒、野外做饭、用火驱蚊驱兽、吸烟产生的火星以及小孩玩火等。
(绘图/苏超)
﹀
很多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对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印象深刻,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
烧掉了漠河、图强和安莫尔三个林场与五个贮木场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彻底影响了中国的林火防控体系。
到了3月至9月的防火期,即使是县城里也不能抽烟,违者罚款。自此,漠河一带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火灾了。
土 地 沙 漠 化
其他灾害
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据统计,世界上有21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居住在沙漠或者干旱地区之中。因为沙漠和旱地也有它的经济价值,世界上50%的牲畜生长在沙漠和干旱地区的牧场中,44%的可耕地为旱地,而且干旱地固存了全球46%的碳。
荒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
(摄影/刘小强)
﹀
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向沙漠进军”。当时的国人豪情满怀,挥动铁锹开始了征服沙漠的壮举,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却说“种树未必能治沙”。
20世纪60年代着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就非常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比喻成“抽水机”,如果我们硬要大面积种树,势必会加重土壤的干旱,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力十分强烈,一般是降水量的7-10倍以上。
如没有草本层的有效覆盖,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干旱,而树木的生态耗水远大于灌木和草本。因此,植树造林会加重旱情,我们经常看到草原地区人工林下,少草本层或无草本层就是这个原因。
(摄影/丁荣)
﹀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