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莫让娱乐圈毁于饭圈互撕
南方日报 2020-07-19 15:25

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如何打造清朗的暑期网络环境,避免娱乐圈毁于粉丝大战?

首先,使未成年人在匿名状态下保持自律,需要他律。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的口号喊了多年,但仍有很多人自我放任,在网络上辱骂他人、搞人肉搜索、煽动群体情绪对立。这与网络发言的匿名性、获取新账号的便捷性和相应处罚的轻缓性有关。虽然很多社交平台“号称”需要实名制注册,但“小号马甲”买卖产业链屡禁不止。在匿名且缺乏监管的状态下,未成年人以维护自己偶像为出发点,加上营销号和粉丝群体怂恿,很容易出现过激言行。

因此,有必要从他律入手,由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打断账号买卖产业链,建立向家长和学校通报未成年人不良网络行为的有效机制,做到实时多方共同监管,使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和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自我”接受同样的社会监督、承担无异的法律后果。

其次,对于违法违规、恶意制造各种对立情绪的营销号,必须严肃清查处置。

顾名思义,营销号首要目的就是运营创收,而不是产出新闻资讯和提供有价值的观点产品。为实现创收目的,这些广泛存在于百家号、企鹅号,以及一些微博认证的大V或者微信公众号中的营销号,有钱赚则收钱写稿,没钱赚则写稿赚流量,流量过后也能够变现。

正因为花钱就能买到“服务”的性质,营销号对娱乐产业的影响非常恶劣——一方面,营销号助长了艺人及其粉丝掩耳盗铃式的自大。长期处于用金钱堆砌的赞美声中,难免无法容忍真实声音,甚至认为批评者是“收钱黑”,陷入舆论皆由资本主导的认知误区。另一方面,营销号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一些营销号粉丝数量多、权重较高,受到平台扶持,很多未成年人无法判断各种加“V”认证的区别和“大V”们所提供信息的真伪,以致于一刀切地全盘接受,或一概否定,后续难免被鱼目混珠的营销号带动起各种对立情绪。

第三,明星应主动与劣质粉丝切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收割更多经济效益与承担应尽社会责任之间,艺人及其团队的取舍干系者众。例如自2月至今掀起舆论轩然大波的肖战及其团队,此前一直表示“不约束不管理粉丝”。这无形中给了包括很多未成年人在内的粉丝很大鼓励,使他们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偏激和给他人造成的伤害。

此次“清朗”行动中,新浪微博官方透露已经约谈了肖战工作室,希望他们主动加强对粉丝的管理。对此有人认为,粉籍和学籍、工作单位不同,很难鉴别真伪,艺人很难对其负责。新浪微博CEO给出了解决方法:艺人可以通过起诉方式,让打着“爱自己”旗号四处引战的人承担法律责任。说到底,就看艺人是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自己的劣质粉丝切割了。

概而言之,解决饭圈生态危机,可以从监督网络用户行为、打击违规营销账号、督促明星大V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入手,也可以简化为一句话——“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只要这句话真正在网络管理和人们的生活中得到落实,网络空间自然会迎来“天清气朗”。

文/梁燕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