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对“鱼的故乡”古鱼化石及地层普查研究获系列进展
中国新闻网 2020-06-30 16:27

云南曲靖素有“鱼的故乡”之称,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早期鱼类栖息和繁衍的天堂。中国科学家在这里对古鱼化石及相关地层进行“摸家底”的普查研究最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为中国志留纪(约4.2亿年前)生物地层的精深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鱼类学证据。

119909560_zsite.jpg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与曲靖师范学院的研究专家、学者组成的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团队,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与《地学前缘》分别在线发表曲靖志留系关底组鱼化石新发现及相关地层学研究新进展的最新成果论文。

两篇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赵文金研究员30日通过网络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说,最新科研成果主要基于研究团队近年来完成的两条连续的关底组剖面的实测资料,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依据岩性变化及古生物化石特征,对曲靖地区含丰富志留纪鱼化石的关底组重新进行了厘定与划分,并对其地质时代展开了深入讨论。

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曲靖关底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滨浅海相红层沉积,根据岩性变化特征将关底组划分为4段,从下往上依次为I段岳家山段、Ⅱ段崇家湾段、Ⅲ段彩莲段及Ⅳ段东坡段,曾从关底组下部划分出的岳家山组一名应予以废弃。

二是关底组Ⅱ段崇家湾段中新发现门类齐全且丰富的鱼类化石,主要有无颌类、盾皮鱼类、棘鱼类、硬骨鱼类的鳞片、牙齿以及碎骨片,并以棘鱼类、硬骨鱼类的鳞片及牙齿等鱼类微体化石为主,为关底组的时间下限提供了可靠的古鱼类学证据,岳家山段中部的时代应为志留纪罗德洛世高斯特早期,岳家山段下部目前并不排除可下延到温洛克世的可能。

三是通过棘鱼类微体化石的全球对比,关底组上覆地层妙高组可归入到志留系普里道利统下部,关底组的时代上限应为志留纪罗德洛世最晚期。

四是曲靖关底组的地质时代主要限于志留纪罗德洛世,这也是潇湘脊椎动物群中扬子鱼类组合的主要分布时限。

赵文金表示,云南曲靖地区的志留系出露较好,连续发育,化石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中国志留系理想的地区之一。从4.3亿年前的志留纪罗德洛世开始,一直到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末,当今世界上已发现的绝大多数古生代鱼类几乎都能在曲靖找到踪迹。不仅如此,曲靖还发现许多独有属种,不乏各自门类中最早、最原始的代表。

近10余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研究课题组在曲靖地区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考察与鱼类化石的发掘及深入研究工作,除发现在早期脊椎动物演化中占据关键节点位置的鱼类化石和具有重要地层学意义的鱼类微体化石外,还在厘清曲靖地区潇湘脊椎动物群的鱼类组成、多样性及时空分布格局的同时,为关底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时代归属的讨论提供出详实的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和可靠的古鱼类学依据。

文/记者 孙自法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云南麒麟区:发现2.7亿年前的瓣齿鲨牙齿化石
中国新闻网 2024-11-12
已灭绝近4.36亿年!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双叉苗家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11
距今约4.38亿年 中国科学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新发现长兴鱼化石
中国新闻网 2024-07-11
江西武宁发现4.38亿年前西域鱼踪迹
央视新闻 2023-12-09
中国科学家新发现2.44亿年前最原始铰齿鱼类“圆尾滇东鱼”
中国新闻网 2023-10-20
这对古鱼“兄弟”失散4.38亿年 最新化石研究发现相距不足200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3-05-10
陕西府谷警方打掉2 个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犯罪团伙 缴获100余公斤涉案化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9
“五条鱼”填补有颌类3000万年化石记录空白 新研究揭秘“从鱼到人”的关键环节
科技日报 2022-10-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