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心理|在同一家庭成长的孩子,差别为何会如此之大
儿童心理课堂 2020-06-12 18:00

1

和朋友讨论“在同一家庭成长的孩子,差别为何会如此之大?”

缘于,朋友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二,成绩一般,脾气倔强,沉默寡言。小儿子五年级,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能言善辩。

朋友直言不讳地说:

“孩子小时,我们试图一碗水端平,努力给俩孩子公平的爱。现在,我和他爸越来越不由自主偏心老二。

就说学习吧,我在老大身上花的功夫比老二多多了,结果呢?从小到大成绩都不理想。

老二从读一年级起,就不用我们操心,自己安排学习与生活,每年都是三好学生。

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反差?”

这个问题,阿德勒回答过,借来用一下,他说:

一片树木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但每棵树木的小环境又各有差异。

有的树因为汲取了更多阳光和土壤养分而生长较快,那它就必然侵占了其他树木的生长资源,如遮挡阳光照射、根系四处蔓延、抢夺土地养分。

如此一来,其他树木就无法正常生长,显得矮小与萎靡。

一个家庭与此相似,其中一人鹤立鸡群,别人必定相形见绌。

老二没出生之前,只有一个孩子,“好坏”没有比较,父母的阳光雨露都滋养了这一个孩子。

老二出生后,尽管父母以为自己“公平公正”,在老大看来,老二还是侵占了自己的资源。

而且,在朋友家里,老二汲取阳光与土壤养分的能力显然比老大强,也生长更快。被遮挡住了阳光和抢夺了养分的老大因此“营养不良”完全可以理解。

2

人终其一生,无非在寻找“三感”: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

安全感与归属感,最初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这是一个人获得价值感的基础。

遗憾的是,能够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大部分父母都在孜孜不倦地“改造”孩子,试图把他变成理想中的样子。

对于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会不自觉地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总有一个孩子更接近“理想”从而有所偏爱。

客观地说,父母偏爱那个努力、懂事、学习好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偏爱一旦产生,“不被爱”孩子的资源将进一步减少。

一个“不被爱”的孩子,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都会降低,因而显得矮小与萎靡。

要么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要么苦苦挣扎寻求关注,终因不得法而离那个优秀的兄弟姐妹越来越远。

同一家庭不同孩子之间,固然有天生气质类型的区别,父母对待不同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

说说亲身体验吧。

从小,我和弟弟学习一样努力,成绩也一样好。

但我耳边不时充斥着这样的声音: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你弟弟;不如读个技校早点出来工作。

后来,我如愿(也不知是如谁的愿)读了中专,十八岁就开始工作了。而弟弟读到了博士,一毕业就进入了省会城市的大公司。

工作后,我才后悔读书太少,想想若一辈子待在乡镇,怕是会后悔终生。于是,开始自考大专、本科,辞去事业单位编制,到大城市找工作。

这其中,走过的弯路、吃过的苦头、浪费的岁月,比弟弟多得多,结果按现实的评价标准,我们还是相差太多。

我这么说,并非嫉妒。他过得好,当姐姐的我,当然开心。但是,青少年时期的我,确实曾因自己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他而倍感焦躁。

3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终生都在研究同一家庭的孩子,为何如此不同。

他说,即使父母关系和谐,并尽心尽力抚养子女,每个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仍有很大区别,他们生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所以,为了适应自己的成长环境,孩子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各异。

这一点,很好理解。

你把玫瑰和吊兰放在一个花盆里养,每天一样浇水、施肥、晒太阳,看看结果会怎样。

对多子女家庭,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即帮助老大接纳老二,让他在和父母一起照顾老二中,生出责任感、满足感。协助老二尊重老大,从而建立深厚的手足情谊。

至于学习,除了努力,还有学习习惯、处理压力的方式、情绪问题,都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还是以我和弟弟为例。

即使在高中三年,弟弟每天睡眠时间依然不少于七小时,除了学习,他还读了好多课外书籍。

大学就读于全国排前十的重点大学,始终保持年级第一,却是整个宿舍睡觉最早的人。

而我的人生巅峰,从小学毕业就戛然而止了,后来在沉沉浮浮中,始终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

我是不努力吗?不,连弟弟都说,我比他努力。

我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他上课听讲非常专注、且情绪稳定。而我是比较会胡思乱想、上课开小差的。

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来讲,真的是心不由己。

所以,父母除了接纳孩子的不同,尽可能理解并支持孩子外,并没有“一键同化”让孩子变得“一样优秀”的方法。

而且,我们要相信,孩子本身具有向上向好的内在动力。

每个孩子成年后,都会努力练就“吃饭的本领”,只要父母能放下面子,放下执念,放下控制,孩子终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杨小阳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烟火人家》演绎中式母女关系,群像视角呈现都市家庭代际疗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18
丈夫的哥嫂相继离世女子将三侄女侄子接回家抚养 成为他们心中“最好的妈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30
夜读|站在哪个起点,就从哪里开始启程
猫姐能量圈 2023-12-06
城市约三分之一家庭有入托需求 3岁以下孩子 谁来照看
中国青年报 2023-11-01
首批“二孩”入学,无奈多校划片!家长期盼“长幼随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