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艺术|青,是绿色,是蓝色,也是黑色?
LCA 2020-06-02 11:00

微信图片_20200529165649.jpg

东方之色

青、赤、白、黑、黄,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后四种颜色,色调明确,不难分辨。青,略有不同,它在中国色彩与文化中的含义较为多变,指向复杂,英文中甚至没有完全涵盖其意义的单词。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代

据现有资料看,“青”字最早出现于西周金文中,由上“生”、下“井”两个字构成,大致取从矿井采掘出来的矿物和生于地的草木之意,所以最早的“青”,应是蓝色和草木的颜色兼有。

至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凡青之属皆从青。

这里的东方,不是指中国,而是依据道家五行及方位中东方属木的理论,将“青”与东方相联,此处的“青”,更偏重草木色。从许慎的记载里还可以看出,原本“生”“井”结构的“青”字,在汉代时已经变为上“生”、下“丹”,大约到魏晋或唐代,“青”才转换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模样。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代

绿色的“青”,在古诗文中也有相似的例子,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一首满是春意的诗,王安石在最后一句写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或者说送去春色,显然,“青”在这里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意义,是希望和生命的象征。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代

青,也是蓝。

关于这个颜色,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出自荀子的开篇之作《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青绿山水画里,“青”也是多为蓝色。《千里江山图》历千年,部分颜色虽然已经脱落,但山巅的那一抹青色却始终鲜亮,这得益于王希孟使用的矿物质颜色——石青和石绿。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代

与植物颜色相比,石质颜料颗粒偏大,覆盖性强,缺点是易脱落,所以它们大多被用在绘画中的最后一层。

在此之前,绢本上的那些山石经过了勾线、皴擦和淡墨加赭石或花青的反复染色,之后再用石青和石绿对部分山脉顶部、矮石层层罩染,以增加“色泽”,强化景物的“深远”关系,最后,一幅节奏分明、艳而不俗的《千里江山图》便产生了。

实际上,青绿山水的基本绘画特色确立于唐代,早《千里江山图》 300 多年的《明皇幸蜀图》可以帮我们更为细致的比较中国绘事中的“青”、“蓝”与“绿”。

明皇幸蜀图 李昭道 唐代

与王希孟的画有很大不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用色彩区分出了山石的阴阳向背——山阴为偏向蓝色的青,山阳为绿;峭壁为青,平坡为绿。

如此一来,群山不仅被塑造得更加立体,还具有了现代色彩观中的冷暖关系。试想,遥远的 8 世纪,色彩冷暖这一概念还未被明确提出,古人们却已经有了细微观察并将其巧妙表现出来的意识。

《明皇幸蜀图》局部

这幅画的本来面貌,应该是更为清亮的。

由于年代久远,部分山峰的青色已经变得发黑,在白云的衬托下更显得突兀高耸,再加上处处透出的明亮清晰的空气氛围,使整幅画显得深沉而有某种神秘感。另外,出人意料的补色运用——人物着装为红色,马鞍为绿色;人物着装为绿色,马鞍为红色——又使得画面更为生动活泼。

《明皇幸蜀图》局部

说回今天的主题——青。

除了绿色和蓝色,“青”也是黑色,例如李白的著名诗篇《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第二句中的“青”,即是黑色,青丝即黑发。又比如“青睐”,指的是以正眼——黑色眼珠在中间——相看,表示对人尊重。

《明皇幸蜀图》局部

至于“青”在何时有了黑色的含义,似乎没有明确记载,也许,这层释义是由蓝色(石青)延伸而来——

石青,初为接近于黑的深蓝色,清代作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有记载:大家富室,衣色皆尚青是已。青非青也,玄也。因避讳,故易之。

此处的玄,本义是赤黑色,后引申出深奥玄妙,同时,玄也是与“地”相对应的“天”的代指,如李渔所说,富贵人家喜好青色的衣服,但这里的青不是蓝,而是玄色,又因玄为天,需要避讳,所以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就统称为了青衣。

《明皇幸蜀图》局部

在古代,生活中的青衣服饰,并非戏曲中的角色,两者何时发生了转换,今天不多说了。

就这样。

来源:LCA

编辑/张艳艳

相关阅读
是歌手也是收藏家!张信哲办艺术展,展民国风情
中国新闻网 2020-10-17
绿色的家 是夏日清新的存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1
地理 | 15幅地图看三国
地图帝 2020-06-02
艺术|讲述时尚的整个历史,能做到吗?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06-02
分享 | 让超美的泳池 成为你夏日里的一抹清凉(1)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30
最新评论